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哈尔滨雕塑 优雅讲述城市百年过往


  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防洪纪念塔顶部雕塑(左)和《天鹅》《三少年》。

  原同义庆货店旧址(上)和原道里车辆厂文化馆(下)墙体上的浮雕。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熊》《排球女孩》《小男孩儿》。
  高耸江畔的防洪纪念塔是哈尔滨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与之呼应的是一处处江畔雕塑《天鹅》《三少年》《我是一个兵》等等,这些雕塑是一代代人内心深处的独特风景,其规模在国内城市中也实属罕见;还有诸多雕刻在百年老建筑上的精美浮雕,这些凝固的艺术,早已成为城市的经典印记。
  □黎纲峰
  —— 壹 ——
  早期城市雕塑
  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
  20世纪初,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枢纽城市,大量西方文化与思想的涌入,推进了哈尔滨异域文化的发展,使哈尔滨成为全国较早拥有城市雕塑且数量较多的城市之一。城市雕塑出现在城市建筑物上、公园里、广场上,有着百余年的历史。
  哈尔滨城市雕塑深受欧式建筑艺术的影响,早期作品多表现为建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纪念塔雕塑以及陵园雕塑,这些雕塑具有浓厚的外来文化色彩和异域风情,它们构成了哈尔滨城市雕塑的雏形。
  这些雕塑在现今位于道里、南岗等诸多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欧式建筑物上多有体现。在中央大街,始建于20世纪初的原松浦洋行旧址,其建筑主入口二楼转角处的大理石男女雕塑像廊柱,堪称是建筑装饰雕塑的代表作品。该人像廊柱姿态优美,这一典型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为整个建筑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哈工大博物馆、原道里车辆厂文化宫、哈铁印刷厂等楼体上的浮雕也堪为经典之作;南岗博物馆广场东侧的原意大利领事馆建筑物上的浮雕人物,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欧洲艺术流派引导,加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道外区靖宇大街两侧的建筑物上,出现了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浮雕,这些浮雕一方面吸收欧洲廓柱雕花的特色,展现建筑的豪华气质;另一方面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福寿康宁”的字形,荷花、葡萄等果实形状,蝙蝠等动物图案,构成了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的特征。如原同义庆百货店旧址(现哈尔滨市纯化医院),其楼体上的精美浮雕,仍在向人们讲述着其曾经的繁华与过往。
  —— 贰 ——
  新中国成立前后
  城市雕塑呈现主题色彩
  1945年修建的、位于南岗的两座哈尔滨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是哈尔滨较早的两座主题纪念塔。位于道外区长青公园、1948年修建的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其塔基的两组淡绿色浮雕是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的雕塑家们创作的。这种具有主题性与纪念性的构思,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城市雕塑中得到进一步彰显,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东北特点的现实主义雕塑流派。它贴近人们生活,传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时代性与民族性。
  比较典型的作品是1958年建成的防洪纪念塔,这座塔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为哈尔滨标志性建筑。防洪纪念塔是由苏联著名建筑师巴吉赤和我国著名建筑师、哈工大教授李光耀共同设计,由立体塔身和附属回廊组成。纪念塔上的浮雕则是由鲁迅艺术学院雕塑系师生集体创作完成。塔柱顶部雕像由该系唐洪民、吴顺平、叶清心、李振才、王熙民、闫加等合作,造型由高举国旗、拎草袋子和拿着工具的三男一女四位人物组成;塔柱圈形群像浮雕展现的是市民和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团结奋战抗击洪水的伟大场景,由田金铎、李仁章、曲乃速、王熙民、黄心维等合力创作;纪念塔柱廊东、西两侧浮雕分别由吴国璋、刘梅丽创作。
  防洪纪念塔的古罗马式回廊这一设计思路,堪称是20世纪50年代现代纪念建筑的经典作品。在纪念塔雕塑创作期间,还有一桩轶事:由于当时模特匮乏,在创作塔侧面的两个人物,即拿着鲜花的小女孩和拿着和平鸽的小男孩时,吴国璋老师干脆让自己的弟弟、妹妹做了人物原型。
  —— 叁 ——
  独具特色的江畔雕塑国内城市罕见
  哈尔滨的城市园林雕塑是以20世纪30年代建在道里松花江畔的《熊》《排球女孩》《小男孩》等为代表,这三座雕塑都是俄国早期古典主义风格,在内容上反映出当时哈尔滨的雕塑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排球女孩》反映了当时俄侨在哈尔滨愉快的生活状态。从雕塑人物姿态看,作品中的人物采用半侧身,手中抱着排球,悠闲地坐着,神态怡然地目视前方,体现了一种优哉游哉的生活气息。这几座雕塑损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很快,在市少年宫门前就矗立起两座雕塑:两个鼓号队的小学生,一个吹小号,一个打军鼓。随后,在南岗区儿童公园,也有了一座读书小男孩的雕塑,其主题寓意是知识改变命运;另一座雕塑是拿着飞机模型的小女孩,这座雕塑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场景,也代表着祖国的花朵放飞梦想的快乐。在那个年代,这样不动声色的教育,对孩子、家长都很重要,只可惜这两座雕塑损毁于20世纪60年代。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设立了雕塑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雕塑专业人才,从而迅速壮大了本地域的雕塑创作团队。该学院的师生们及国内一些知名的雕塑家,相继在松花江南岸的斯大林公园内,创作了许多园林雕塑,这些园林雕塑多以人物、动物为主题,作品与江堤游人相融合,加之周边的俄式田园建筑,形成了江畔林荫道两侧独特的城市风情,这在国内城市中也实属罕见。
  这其中的主要雕塑作品有:1963年由雕塑家苏晖创作的《天鹅》,1965年由雕塑家张得蒂创作的《三少年》,张德华创作的《工人》,刘连海创作的《我是一个兵》等。这些作品基本都是水泥雕塑,因为在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金属为各个行业的紧俏物资,铸铜雕塑的造价成本太高,这些雕塑奠定了哈尔滨城市园林雕塑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雕塑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一大批在全国甚至国际颇具影响力的雕塑家涌现出来,各具风格的雕塑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人们的视野。诸如位于中央大街的《老街余韵》《城市韵律》等作品,都成了城市雕塑的经典之作。现今,在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店铺小区,众多雕塑作品交错着、呼应着,如一个个被重新编排的音符,组成了一首讴歌新时代的乐章。
  作者简介
  黎纲峰 黑龙江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多个雕塑作品在业内获奖。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