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导读
第02版:城事通
第03版:都市圈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都市圈
第06版:都市圈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在医线
第09版:看天下
第10版:看天下·一分钟
第11版:看天下
第12版:紫丁香·萌宠
标题导航
俩热血男儿捐造血干细胞救人
81岁老人迷路 门卫和志愿者帮她找家
我国东北虎种群 近亲繁殖风险不容忽视
热企清洗过滤网并调整流量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北林大团队最新研究发现
我国东北虎种群 近亲繁殖风险不容忽视
本报讯(记者 王铁军)12月21日,东北林业大学姜广顺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动物保护》上在线发表题为《东北虎种群的近交状态及保护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虽然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迅速增长,但并未使其摆脱小种群近交威胁的困境。
野生动物的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出现较低的生存适应能力,会影响种群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因此,小种群近交威胁一直是濒危动物保护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东北虎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濒危猫科动物之一。20世纪末我国野生东北虎仅分布十余只,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极小种群濒危物种。我国高度重视东北虎的保护,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地等保护措施的持续推进实施,近5年监测到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中至少有20只以上的野生东北虎幼崽,其中老爷岭区域中存在的繁殖种群年平均增长率已达1.51,呈现喜人的增长势头。然而,研究发现,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的迅速增长并未使其摆脱小种群近交威胁的困境。
为探索东北虎小种群发展的限制因素,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姜广顺教授团队一直探索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是否存在近亲繁殖,以及近交是否对东北虎的免疫基因多态性、寄生虫载荷量以及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等科学问题,评估近亲繁殖对东北虎种群健康的影响。
该研究历时5年,共采集到野生东北虎粪便遗传样本150份,运用多种分子遗传标记和测序技术研究了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的近交水平、MHC多态性、寄生虫感染和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同时探究了近交对这些性状的定量化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现已呈现中等近交水平;个体近亲繁殖水平与感染猫弓首蛔虫载荷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近亲繁殖导致宿主体内致病菌种类和数量增加。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我国野生东北虎小种群近亲繁殖压力的证据,并表明近亲繁殖会对野生虎种群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建议尽快开展遗传拯救行动,即通过建立走廊连通其他栖息地斑块的野生虎个体或通过野化幼崽重引入野外,来改善野生虎小种群的遗传现状以减轻近亲繁殖的威胁。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