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1926年哈尔滨大事记

  哈尔滨市自治会成立合影。   行驶在霁虹桥上的摩电车。   滨江医学专门学校校长伍连德在办公室。   哈尔滨电业局旧影。

  □刘延年
  1926年对于哈尔滨来讲是极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城市中所发生的事,足以在城市历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市自治会成立,滨江医学专门学校创办,两大民生工程相继开工等等,所有这些甚至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市自治会市政局成立
  中国人开始管理哈尔滨
  1898年俄国借修筑中东铁路之机,将南岗、道里约七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铁路附属地,并在此区域内搞起了“自治”。1907年10月在哈尔滨非法成立了哈尔滨市公议会和董事会,攫取了哈尔滨市政权。
  1920年起中国虽然陆续收回了中东铁路附属地内的护路权、司法权、邮政权和地亩处,但是哈尔滨市政权仍然操控在俄国人之手。中国籍议员人数不足议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任何提案表决都说了不算。俄语和俄文是公议会的工作用语,中国籍议员要求开会使用汉语的正当提案遭到否决,这引起了中国议员的强烈不满。
  在抗议无果的情况下,部分议员上书东省特别区政府,称“本国领土之内不能使用本国语言和文字,在世界各国都无此先例”。为此,东省特别区政府下令解散由俄国人掌控的哈尔滨市公议会和董事会,1926年7月1日制定了《哈尔滨特别市自治试办章程》,并于10月投票选举出自治会会员40人,候补会员39人。11月1日召开哈尔滨自治会成立大会,张廷阁当选为会长。同日,哈尔滨特别市政局也正式成立,储镇被任命为哈尔滨特别市政局局长,成为哈尔滨第一位中国人市长,哈尔滨人终于收回了俄国人控制长达28年之久的市政权,这件事成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伍连德创办
  滨江医学专门学校
  哈尔滨开埠后,在1910年和1920年曾发生过两次肺鼠疫疫情。当时中国政府派伍连德博士带领一批专家奔赴哈尔滨组织防疫,终于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经过这两场鼠疫,身为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处长的伍连德博士,深感北国边疆医师人才奇缺,决定以东三省防疫处所属滨江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技术设备为基础,创办一所医学专门学校。
  经过伍连德游说以及他在国际医学界的影响,终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1926年9月8日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终于开学了。伍连德博士亲任校长一职,首期招收新生60名,男女兼收,设学制四年。
  1928年东省特别区教育厅接管“滨江医专”,改称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升格为哈尔滨医科大学。1946年末由于时局紧张学校迁至兴山(现鹤岗市)并入中国医科大学。1949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二分校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至今。
  在1926年哈尔滨还有一件大事值得一提,就是文庙的修建。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西方列强在对哈尔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渗透及掠夺的同时,不断进行着文化侵蚀。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926年8月经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倡议,哈尔滨官绅在市自治会开会,推举谢荫昌等14人组成修建文庙工程委员会,于10月动工建设哈尔滨文庙。1929年哈尔滨文庙落成,其为中国古典建筑群,规模极为宏大。文庙大成殿正中是一个雕龙贴金的巨大神龛,神龛上面悬挂着“道洽大同”巨大金字横匾,这四个字由清末著名的书法家、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于1929年11月所题写。
  发电厂和电车厂
  两大民生工程动工
  上世纪20年代初,哈尔滨的城市居民用电主要靠中东铁路公司、秋林公司、法商永胜火磨等外商企业自备机组的富余电量来支撑。在道外地区仅有一个中国人办的耀滨电灯公司发电,但装机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市民用电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局决定在哈尔滨建设新的发电厂,哈尔滨商人徐鹏志一举中标,并开始组建哈尔滨电业公司,筹建哈尔滨发电厂和电车厂。当年中国还不能生产发电设备,经过多次洽谈,徐鹏志于1922年先后与美国华胜公司、百克满林顿公司签定包工合同,由于这两家美国公司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最终未能履约,徐鹏志也被迫辞职。1925年12月哈尔滨电业公司又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订了建设发电厂和电车厂合同,整个工程造价为253万元哈大洋。
  1926年4月发电厂、电车工程破土动工了。1927年发电厂、电车厂终于建成了。当年10月10日哈尔滨举办了隆重的电厂送电、电车运行庆典活动。这一天,哈尔滨万人空巷,人们不顾初冬的寒冷,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有轨电车道两旁,翘首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十几辆崭新的有轨电车沿轨道向前隆隆进发时,围观的人们无不欢呼雀跃。
  首批开通的线路有两条:一条是南岗区教堂街(现文明街)至道里区警察街(现兆麟公园北侧);第二条线路是南岗喇嘛台(现省博物馆)至大直街中东铁路公司。运营总里程为8公里,投入车辆14台,每间隔5分钟发车一班,营运时间是早4时至晚11时。从那一天起,更多的哈尔滨市民用上了无污染、亮度高的电灯。
  霁虹桥开工建设
  现已成为城市经典之作
  1926年哈尔滨决定建设的有轨电车一号线,须途经连接南岗至道里的跨线桥,但该桥已使用近三十年,早已不堪重负,阻碍了城市发展。特别是每辆有轨电车自重就达6000公斤,每台车设计载客90人,总载重量就达11400余公斤,如果有两辆车在桥上交会或同时还有其他车辆在桥上行驶,就远远超过跨线桥的设计载荷,因此就必须拆除旧桥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跨线桥,以确保有轨电车和火车的运行安全。
  1926年11月,一座横跨现南岗、道里的新桥落成。新桥是一座典型的欧式桥梁建筑,桥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墩三孔的拱躯横空飞架,桥面呈弓型,桥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1米。桥头两侧有对称方尖碑,碑身四周有花环状装饰浮雕,上方还安有桥灯,桥头间由镂空嵌花的铁栏杆连接,栏杆上镶嵌着“飞轮”标志的中东铁路路徽,这些造型设计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为新桥题名霁虹桥。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延年  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多篇相关文章在媒体刊发。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