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她22岁出嫁,和婆婆一起生活45年之久,婆媳彼此扶持相守 如今婆婆已成为镇上唯一健在的百岁老人
107岁高寿老人背后的温暖支撑

   □本报记者 王鸿凌 文/摄
  “咳咳咳……”凌晨1时,睡梦中的董玉杰被一阵轻咳声“惊醒”,一旁的丈夫睡得正香,她赶紧爬起来看向睡在自己身边的婆婆。
  黑暗中她感受到婆婆的手抬起又放下无处安放,她先是拽了一下被婆婆踢开的被角,接着又轻轻握住了婆婆的手,动作温暖又轻柔,老人这才“老老实实”地又睡下。
  67岁的董玉杰和婆婆45年的守望相助,在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已被传为一段佳话。婆婆于进英1915年生人,今年已经107岁,依旧是吃嘛嘛香,在屋里还能扶着走几步,是目前镇里唯一的百岁老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儿子和儿媳每天的悉心照顾。
  22岁嫁人
  天天早起为公婆煮荷包蛋
  董玉杰年轻时是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丈夫刘少堂是同院的医生,二人相爱喜结连理。嫁人那年,董玉杰22岁。在出嫁前,娘家爸妈就叮嘱女儿:“一定要孝顺公婆,把公婆当你自己爸妈照顾。”而这句话,也深深印在董玉杰的脑海里。
  刘少堂在家中排行老六,结婚时爸妈就已年过6旬。“我公婆喜欢吃甜食,早餐有吃荷包蛋的习惯。”摸清公婆的饮食习惯后,董玉杰每天早上天没亮,她就会在全家人起床前把公婆喜欢吃的荷包蛋煮好,再放点糖,这个“荷包蛋”一煮就是45年。
  “我当时是护士,值夜班。”因为工作原因,董玉杰都是趁着回家休息的间隙,为公婆做好饭菜。随后,董玉杰先后生了一儿一女,照顾孩子的重担公婆也主动承担了起来。“你就是个奶妈子,除了喂奶能回来,平时和孩子都有时差了!”面对婆婆的“埋怨”,董玉杰也深知,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公婆这些年付出了很多,但彼此双方从未红过脸。也正是因为如此,董玉杰更是对公婆心存感恩。“他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我把孩子带大,我更应该用接下来的时间去回报他们。”这份恩情,董玉杰打算用后半生来报恩。
  丈夫外出打工
  独自照顾公婆十余年
  1992年为了供孩子们上学,丈夫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十多年。这期间,公公因病去世,婆婆也已80多岁高龄。“她那么大岁数,我也怕她孤独,晚上也担心她起夜上厕所摔倒。”董玉杰就决定让婆婆搬到自己的屋子,俩人在一个炕上睡觉,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她再也没睡过一个整宿觉。
  而丈夫退休回家后,婆婆依旧睡在董玉杰身边。婆婆90岁以后,生活逐渐不能自理,愈发需要人照顾。这时,董玉杰和丈夫也顾不得照顾自己的孙辈,更不能旅游、娱乐,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来照顾婆婆。婆婆小脚行走不便,董玉杰就和丈夫把从院门到房门的小路上装上十几米长的护栏,方便婆婆扶着护栏走到大门口,透透气、看看景。天气好的时候她就陪着婆婆坐在丈夫骑的电动三轮车上到处转转。
  百岁老人爱吃肉
  每天时间安排是这样的
  说起婆婆一日三餐和时间安排,董玉杰笑着说:“和小孩时间基本一样。”
  每天早上6时30分到7时,董玉杰将早饭做好后,就去喊婆婆起床,并给她洗脸穿衣服,早餐必须有鸡蛋和小蛋糕,有时还配点馒头、面条,“她牙都掉了咬不动,都是做成泥糊状,方便食用,也好消化。”婆婆100岁以后,吃饭需要人喂,喂完婆婆,董玉杰再自己吃饭。
  上午9时多,全家再加餐吃一顿水果,香蕉是每天都吃的,外加点草莓、哈密瓜等等。婆婆要是想在屋子里溜达溜达,董玉杰或者丈夫都会在身边搀扶着。11时30分,午饭一般都以炖菜拌米饭为主,“我婆婆爱吃肉,每天中午都得吃点儿。”为了迁就婆婆,董玉杰每次做饭的时间都要比别人多将近一倍,20分钟能炖熟的菜,她都要炖上将近一小时,炖得软软烂烂的方便婆婆吞咽。
  午饭后,全家都会睡上一个“养生”午觉。15时许,再来一顿加餐水果。晚饭17时30分开餐,一般都以小米粥、玉米面粥这些好消化的食物为主。
  饭后夫妻俩会陪婆婆看会儿电视、聊会儿天。睡觉前,董玉杰帮婆婆洗漱、换好衣服、垫好尿不湿,娘俩就手握着手一起躺下入睡。
  被婆婆“冤枉”也委屈
  丈夫的理解是她一直的动力
  说起和婆婆在一起守望相助的这45年,董玉杰也有“苦水”。婆婆上了岁数,有些小“糊涂”。“我婆婆爱剪纸,90多岁的时候还剪呢。”有时婆婆把自己的作品送人之后就忘记了,找不到时就会“冤枉”儿媳“偷走”了,衣服裤子找不到也会“栽赃”。“那时候她还能往外走呢,还出去和熟悉的邻居说我‘坏话’。”董玉杰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心里也委屈,但也从不和婆婆顶嘴,顶多给自己辩解几句:“妈,我要是拿了肯定告诉你,你再好好找找吧,说不定是送人了!”董玉杰说,她时常会和丈夫说说自己的委屈,丈夫的理解就是她最大的宽慰。
  “她也惦记我,我要是出门买菜晚回家一小会儿,她都等着我不吃饭,就是老小孩儿。”董玉杰笑着说,婆婆100岁以后,几乎是寸步离不开人,有时候面对她善意的提醒,还会用手点点她,但董玉杰从不不计较、恼火。几十年来,从未让婆婆吃过剩饭剩菜、睡过凉炕、穿过脏衣服。
  几十年家训不变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
  “对于妻子为这个家的付出,我是真心感恩的”,刘少堂说:“我不在家的十多年,她是最艰难的,在家有老有小,现在每次给我妈洗澡都得忙活几个小时,看她累得那样,我真心疼。”
  刘少堂告诉记者,由于消化功能弱,老妈现在一周大便一次,但却经常连着四五天都便不干净,有时坐完马桶起来后,又会便到裤子里。“每次都是妻子收拾,几乎都不让我动手。”老妈的每一件衣服,妻子都是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叠放好。
  “每天晚上,我妈至少起夜两次,多的时候得三四次,她每次都起来扶着老人去如厕。”刘少堂说,自己和妻子也几乎没吵过架,夫妻俩的孝顺也源于双方家庭的影响。董玉杰家的兄弟姐妹也都十分孝顺老人,刘少堂更是受父母助人为乐的影响,从小就把家训传授给子女:尊老爱幼、助人为乐。
  刘少堂家的邻居有一位独居老人,只要是刘少堂出门买菜,都会给老人带上一份,家里但凡包饺子、包子,烙饼、烙盒子,也都会给老人送去。
  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不光让董玉杰一家闻名乡里,还让他们获评了“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的称号。
  对于这个称号,董玉杰说:“谁都有老的一天,照顾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嘛,再说我的孩子们也会从小耳濡目染,我们的家训才会一直传承下去。”
  虽说有时婆婆也会发小脾气,但面对董玉杰给自己换衣擦身时,老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还是儿媳妇好呀,谢谢你啦”,就是婆媳之间用最真挚的感情诠释着家庭和美的最好见证。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