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1932年壬申哈尔滨大水灾

1932年洪水中的现今道里西十二道街。

1932年洪水中的八杂市。

1932年洪水中的傅家甸。

洪水淹没了太阳岛上的房屋。

洪水中逃到高岗上的灾民处境艰难。

  □王铁
  松花江是哈尔滨人的母亲河。自1904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上松花江哈尔滨段曾发生过四次大洪水,即1932年、1956年、1957年及1998年。本版于8月17日刊发的《1956年、1957年哈尔滨大洪水》一文,引发读者热议:1932年哈尔滨大洪水是怎样的状况?那时哈尔滨人又生活得如何?本文为您再现了当年肆虐的洪水和处于洪灾中百姓生活的惨烈状况。
  壹
  持续40天强降雨 近代最大水灾
  20世纪30年代初,东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占东北。此时的哈尔滨已经成为较为发达的国际都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火车机车维修、制粉业、榨油业等相当发达,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远东地区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拥有城市人口近40万。
  1932年初日本侵略者占领哈尔滨,这年7月,沦陷后的哈尔滨遭遇持续强降雨,嫩江、呼兰河、拉林河和松花江上游的洪水,一起汇集到哈尔滨的江段,汹涌奔腾,势不可挡。
  哈尔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雨季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9月之间,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加之松花江流域江面宽阔,坡度平缓,泄洪流速慢,往往上游降雨两周左右后,水流才能到达哈尔滨江段。老哈尔滨人说:哈尔滨的江水是悄悄地上涨,慢慢地下降。
  1932年夏天哈尔滨地区周边连续降雨40天。第一次暴雨发生在7月17日至21日,五天降雨量达205.20毫米。7月31日哈尔滨附近又降雨不停,眼见着江水一天比一天高。
  更大的威胁悄然袭来,1932年8月7日先是傅家甸北九道街百米江堤决口,紧接着傅家甸又一处江堤决口。滔滔江水首先涌进傅家甸,涌进松浦,涌进马家船口。傅家甸银行停业、商店关门、电厂停电、电话中断。钱塘街水深5米,水已经漫过楼房的一楼,人们纷纷向二楼、三楼,或更高处转移物品。自中东铁路线以东,一直到二十道街一片汪洋。
  两天后的8月10日洪水漫进埠头区(现道里区),中央大街水深1-5米,路可行船;同日正阳河区域大面积被水淹没;太阳岛、马家船口区域只剩水上屋脊;8月11日暴雨如注,松花江铁路桥护路炮台在洪水中倒塌。由于水位上涨,江上轮船已经无法从桥下通过,正阳河附近、机车总厂、木材厂以及江北糖厂、傅家甸的多家制粉厂、油坊等均已进水,生产陷入瘫痪之中。
  8月12日洪水最高水位涨至119.72米,大洪水漫延松花江上下800公里,洪水中江面最宽处达90公里,这是近代松花江最大的一次水灾。这一年的大洪水,被老哈尔滨人称为壬申哈尔滨大水灾。
  在这年的松花江大洪水之中,38万人口的哈尔滨,有20多万人受灾,其中10万多灾民从傅家甸、埠头、正阳河等沿江低洼地带涌向南岗、马家沟、香坊、三棵树等高岗地带。这些灾民除了投亲靠友、接受社会救济外,有五万多灾民无家可归,只能露宿在极乐寺、文庙、大直街和山街(现一曼街)一带的马路边、田园间。那时,已是立秋时节,白天炎热,夜晚寒冷,饥寒交迫,惨不忍睹。这期间,哈尔滨全市停电、停水、停工、停业、停学。
  贰
  传染病肆虐 两万余人病亡
  1932年哈尔滨的松花江大洪水,造成众多灾民的生存环境极差,更有人趁机抢劫,使得灾民更加缺衣少食,生存不保。但是对灾民来讲,除了这些,威胁最大的是传染病。由于环境恶劣,霍乱、猩红热、白喉、麻疹等传染病流行。当局每天都在城里喷洒消毒水,动员人们打疫苗。可是由于卫生条件极差,霍乱等传染病在灾民中迅速传播开来。当时红十字会的救护车辆每天要运送几十个病人去传染病医院。整个夏天,哈尔滨的医院和防疫部门几乎每天都要在全市市区内喷洒消毒水,抢救的几乎都是传染病人。
  当局还组成了哈尔滨水灾紧急委员会,一方面动员力量加固堤防,一方面救济灾民。中共满洲省委派杨靖宇、杨一辰等深入灾民中,发动市民自救,联系社会各界争取更多的社会救助,让灾民投亲靠友,得到更加充分的安置。资料记载,大洪水让人们流离失所,因洪灾引发了疫情,导致病亡两万余人,令人痛惜不已。
  叁
  百业萧条 民不聊生
  1932年的大洪水造成的损失是空前的。首先是农业损失,当年北满地区百分之七十的小麦、大豆、高粱等农作物受灾,大面积减产和欠收。当时的哈尔滨是东北地区主要的面粉加工业和榨油业的生产基地,面临严重的原材料短缺,使位于傅家甸“八区”内的十几家面粉厂、榨油厂的复工面临重重困难。
  农业损失给加工业带来了冲击。洪水中,位于松浦的江北糖厂停产,而水灾又造成甜菜欠收;哈尔滨机车总厂因洪水冲毁路基,造成生产困难;正阳河一带的沿江木材加工厂被水淹没,洪水退去后方恢复生产。洪水期间,傅家甸和埠头的商业几乎停摆,傅家甸的新世界虽然营业,但是几乎没有客人。现道里十二道街的外国银行纷纷划船外出联系业务,中央大街和新城大街的店铺大多没有营业,只有新华楼一家大餐馆在坚持营业,街市上一片萧条。
  当年9月14日当局将傅家甸江堤溢水处封堵完成,到11月中旬傅家甸、埠头、正阳河江堤修复工程完工,沿江附近的街市渐渐恢复正常状态。当年年底当局从水灾紧急救援转为灾后复兴,但是这场大洪水导致的传染病肆虐和全市经济萧条的阴影一直存在数年。
  1934年松花江哈尔滨段再次发生了大洪水。这一年的5月至7月连续降雨,形成酷似1932年的大洪水,由于当局在1932年之后加大了沿江排水设施的建设,并且加固了沿江的堤防,1934年8月13日松花江洪峰安全通过哈尔滨。而1932年大洪水造成的阴影,长期在哈尔滨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
  王铁  资深媒体人,热衷于城市建筑及文化历史研究,用文字、图片记录城市发展,在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文章。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