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70多年前 苏式住宅的工人新村在哈星罗棋布(上)

  20世纪50年代,和平路两侧苏式建筑住宅。  
 
  位于平房区东轻小区的苏式建筑风格住宅。  
 

  建筑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见证,并且成为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
  20世纪50年代初,数百栋苏式住宅建筑在哈相继建成,居住在此的哈尔滨“大厂”工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好。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仍有近百栋得以保留,并继续使用,由此形成了独具20世纪50年代风貌的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
  □王铁
  壹
  70多年前工人新村
  相继在哈开工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一五”期间,我国掀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高潮,东北、哈尔滨成为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其中,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点项目中,落户东北的有50项,落户哈尔滨的有13项。涉及飞机制造、电站成套设备、轴承、量具刃具、亚麻纺织,仪器仪表等重要的基础工业项目。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哈尔滨迅速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干部、工人,与苏联专家一道纷纷投入到哈尔滨的重点工程项目中。
  从1950年开始,哈尔滨城区内有几十处大型建筑工地相继开工,沿着安乐街、现三大动力路的整条街、和平路南北两侧、果园街东侧、阳明街一侧、河广街一侧、平房的南厂北厂、学府路西侧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等地,建筑工地脚架林立,吊车轰鸣,近10万建筑大军昼夜施工。入夜,工地灯火通明,广播喇叭里播放着鼓舞人心的口号和鼓足干劲的表扬信,还配合一首又一首振奋人心的革命歌曲。
  哈尔滨一家又一家大型国企陆续投产。在这些工厂规划的同时,同步规划设计了职工住宅区。从1952年开始,哈尔滨陆续开工建设现代化的工人新村,到1958年已经建起了数百栋苏联式建筑风格住宅楼,这些住宅楼由专家楼、青年工人宿舍、家属楼构成。这期间,哈尔滨完成了我国大城市中建筑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十多处苏联建筑风格住宅区。
  到了1958年,哈尔滨新增加了近30万名产业工人,在飞机制造、飞机发动机、铝合金、轴承、量具刃具、亚麻纺织、仪器仪表等行业,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随着这十多处工人新村的陆续落成,哈尔滨“大厂”的工人有了温暖的家,生活待遇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楼房通水、通电、通气,住进这样楼房的人很令人羡慕,这也让“大厂”工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好,这些住宅较好地解决了哈尔滨这座年轻的工业城市最初的住房难问题。
  贰
  苏式建筑风格住宅
  遍布全国许多城市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援建我国的项目分布在许多城市,这些项目的工业区和住宅区都是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一道设计完成,严格按照中国工程师和苏联工程师设计的施工图纸要求,并且都编制了详尽的总图规划。
  在城市新的工业区规划中,工厂区和生活区相邻,并且按照生产和生活功能分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医疗卫生区、教育娱乐区、体育活动区等,这样的布局是以方便生产、方便生活为前提的。
  设计城市工业发展区总规划的同时,就确定了职工就近生活,以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生活供给压力、医疗压力、教育压力等。工厂区和生活区只是一道之隔,衣食住行在住宅区即可大致满足。
  这样一来,在不同城市形成了规划几乎相同,功能一致,建筑样式统一的苏式建筑风格住宅区。哈尔滨是苏式建筑住宅区至今保留最集中、最完好的城市之一。这些建筑成为“一五”时期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工人的生活状态。
  叁
  苏联专家设计
  中国工匠建造
  哈尔滨现存的多处苏式风格建筑住宅区,无论是整体布局、房屋结构、住宅区生活功能分布等都是大同小异,这种一致的特征还体现在沈阳、吉林、大连、齐齐哈尔、大同、太原等城市的苏式建筑中。就此,我曾专门请教过当年参与城市工业总图规划的专家,他说,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苏式建筑风格住宅区规划是统一的,图纸几乎是相同的,要求是一致的。苏联专家将当年苏联城市现代建筑住宅楼的图纸,按照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优化后,由国内各个建筑公司组织中国工匠建设完成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苏式住宅建筑风格。
  1990年春,我曾随黑龙江省新闻代表团到苏联新西伯利亚等城市访问,主办方特意为我们安排参观当时工厂区和住宅区。我们访问了一位老工人家庭,当车驶入小区的道路时,车上的同行惊叹:这街道、街心花园、住宅楼房的样式,几乎和哈尔滨亚麻纺织厂住宅区的建筑一模一样:米黄色的外立面、红色砖墙、坡屋顶、屋顶上扁长的的烟墙、拱形窗等。
  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的20世纪50年代的苏式住宅楼街区,已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现代工业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同时又是那个年代工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


  建筑设施展现城市形象
  工人成为住宅主人
  现在有不少人感觉:20世纪50年代的苏式建筑风格住宅大多是专家楼,其实并非如此。根据当年建筑实际使用结果表明,专家楼只占整体住宅的很少部分。这些建筑使用构成为:青年集体宿舍、家属住宅区和苏联专家楼,以当年和平路临街两侧的建筑为例,除了商店、粮店、办事处、派出所等场所外,建筑大多为青年集体宿舍。
  在这些住宅中,很大一部分为青年工人集体宿舍,俗称筒子楼。筒子楼由长走廊、公共洗漱间、公共卫生间、活动室、居住房间等组成。每个房间四至六个床位。在最大的筒子楼集体宿舍中,可以同时安排近千人居住,大大缓解了青年工人的后顾之忧。
  这些住宅中有一部分是家属楼,主要用于解决外地来哈工作的职工的住房,还有一部分分配给了新婚的工人。那个年代,大家纷纷将分配住房的机会留给更加需要的人,党员、团员让给模范工人,模范工人让给有困难的工人。当然,工厂党组织也制定了合理的分配方案,大体上是外地调入的、新婚的、家里有实际困难的人会优先安排。
  房屋使用面积平均40-70平方米,户型有两屋一厨、一屋一厨,按照家庭人口的多少、老少辈分的情况分配住房。住宅楼有一层三户的,中间的是两屋一厨一卫,两侧是一屋一厨;也有一层四户的,左右为两屋一厨,中间为两个一屋一厨,现在看来,这样的布局十分平常,可在70多年前这已是很让人羡慕的家庭住房了。    (待续)
  作者简介
  王 铁  资深媒体人,热衷于城市建筑及文化历史研究,用文字、图片记录城市发展,在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文章。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