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青春记忆中的工人文化宫

 
 
 
现在的工人文化宫。  

□来勇勤

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建于1957年,这座欧式风格的米黄色建筑物雄踞市区南北中轴线的中山路上。那时,在附近一片矮小的房舍之间,它甚为恢宏壮阔。如今,在周边林立的高楼群中,它仍然气度不凡。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学徒,那时的生活是单调的,早七晚四,忙碌在一片素色的车间里。每每路过华美的工人文化宫都觉得心里满是饥渴,对它非常神往。这里通常是举办劳模大会、报告会的地方,还有一些重要的文艺演出,不对外售票,只发内部招待券,普通人很少有机会进入。


  一天,同车间车工组的学徒工小薛偷偷地招呼我,神秘地对我耳语,说要带我去工人文化宫看演出。原来他不知通过什么关系,业余时间去工人文化宫帮忙。在我看来,能到工人文化宫帮忙是很了不起的事,我惊得瞪大眼睛,对他刮目相看。
  工人文化宫剧场正面是四根顶天立地的欧式雕花圆柱,托起巨大的三角形屋顶,像古典殿堂一般使人仰视。那段时间,这里正举办全省上山下乡知青文艺汇演,彩旗和标语布满广场。小薛领我避开正门绕到后院,那里有一条内部通道,通道与工人文化宫的整体风格一致。拉开一扇厚重的木门,里面的走廊和楼梯同样富有欧陆风情。小薛左右环顾,两个眼镜片一闪一闪的,我更是踮起脚尖儿走路,生怕发出声响,我们就像地下工作者一般。
  小薛带我去了演员轮场的二层包厢,坐在里面视野极好,全场景致尽收眼底,他还轻车熟路地带我跑到舞台侧幕旁观看。只见两名知青剧务拉扯幕布大绳很吃力,我主动助力,当了一会儿舞台小工。我俩还攀上舞台侧面的二层灯光台,这里视角独特,能看到演员的头部。这些来自各地的知青,少小离家,尝尽艰辛,把青春、才华和理想都献给了北大荒。这些和我同龄的人有着与我相似的苦乐年华,这次汇演激励了我。
  
  工人文化宫最东侧的四层楼是个新古典主义的圆形建筑,上面有个很大的红色穹顶。有一天工人文化宫发通知,要举办一期职工故事创作学习班,地点就在穹顶。我马上报了名,只为去看看那间神秘的屋子。班上学员有二百多人,我坐在松软宽大的绒布面靠背椅上,望着头顶高高的天穹,还有四壁一圈拱窗之外白白的云朵,感到很惬意。
  我交的作业被选为优秀作品,工人文化宫还安排有表演才能的学员排练,进行演出。回厂后我把该稿投给厂报,得以全文登载,这也是我后来能被选为工厂宣传干部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工人文化宫是我的福地。
  我的一位老领导曾和我说,当年建设工人文化宫时,他曾参加过义务劳动,在一年零八个月的工期里,市内职工共有十万人次义务献工。工人文化宫中间部位的三楼是一个大型舞厅,据说建成初期,外国专家、劳动模范和各界人士常在此联欢。后来这里沉寂了二十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启用。
  我们单位工会曾组织职工来这里开展联谊活动。那里的水晶吊灯、繁花壁饰洋味十足,特别是脚下的小块儿人字拼图实木地板,被精心地打上蜡之后光可鉴人。那时候,一支中三步舞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引得满场人流徜徉,这是我们美好的记忆。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工人文化宫北端又扩建出一个方楼,这里用于招商创收,还办起了菜馆。我去吃过饭,口味很好。后来,这里办起了古玩市场,我踏足古玩市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建城百余年的哈尔滨,历史很独特。以前,在哈尔滨生活的俄国人、犹太人、日本人很多,他们的生活遗存举目可见,还有闯关东的人们带来的细软和俗物,都在这个古玩市场出现过。这个市场里汇聚的物品,折射出一部光怪陆离的城史。这个市场增加了开办者的收入,也解决了一批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场所。
  再后来,工人文化宫在主场地开办东北地方戏大舞台。此举可谓剑走偏锋,惊世骇俗。有一次南方的朋友来哈,慕名要看工人文化宫的二人转。我陪着走进大剧场,这里彻底改了模样,原来的一排排靠背椅全部撤除,换成沙发和茶几,摆上果盘和瓜子。炫目的转灯及震撼的音响告诉我,这里已是一个别样的天地。不过,工人文化宫的二人转确实好看。
  
  说来也巧,我曾与工人文化宫的设计师李光耀先生共事过一段时间。那年,我们单位所属的花园邨宾馆开展修缮工作,请来了著名建筑设计师李光耀先生。当年他作为主创者,带领团队精心设计了花园邨宾馆的欧式园林别墅建筑群,这是他继工人文化宫之后的又一杰作,此外他还曾设计过市内的其他几处地标式建筑。李先生个子不高,戴着眼镜,总是笑眯眯的,为人谦和,是一位老派学者。那一阵子,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工地上一起商讨问题、监督质量。他虽然是技术权威,而且还是长者,但却善于吸纳别人的意见,这是大师常有的品格。我和他唠起他设计的工人文化宫,唠起我与工人文化宫的往事,他听得津津有味,还眯起眼睛,抿起嘴角,扮个孩子般的鬼脸儿,真是一位可爱的老人。
  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我说建筑也是凝固的情感。那些工人文化宫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也包括更多曾经熙来攘往的过客,回望它时,大概都会一次次地拨动心弦。


  与您约稿
  本版以呈现哈尔滨风情风貌、展现哈尔滨特质魅力、传承哈尔滨城市温度为主,以随笔、散文、杂感等不同文体,对文化多元、风貌独特、底蕴深厚的哈尔滨,作出形象、深刻、诚挚的解读。力求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民间记录,打捞、梳理出这座城市的记忆碎片和人文脉络。
  稿件字数1000-3000字,可配发若干老照片,并请注明姓名及联系方式,发至邮箱22354430@qq.com即可。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