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凭借“小蕊”“小钊”们的合唱团、足球队 位于哈尔滨城郊的成高子镇中心校屡获央视关注
小镇校长和他的“阳光舞台”

  □吴昌林 刘喆 本报记者 李玥 刘姝媛/文 韩伟/摄
  去年暑假,12岁的小蕊代表黑龙江省参加蒙牛足球夏令营,并且获得最佳守门员金手套奖。第一次坐上飞机,去参加国内少年运动大赛,这对普通的小镇女孩来说,是迈向梦想的第一步。
  冰雪消融的初春,“三道杠”的小钊正在礼堂和同学们认真练习合唱,“花开的声音很小很小……”不出意外这首原创歌曲还会再次成为“校园网红”。
  在不知情人眼中,小蕊、小钊所在的成高子镇中心校仅仅是一所位于哈尔滨城郊的乡镇小学,但它却凭借“小蕊”“小钊”们的合唱团、足球队,屡获央视关注,鞠萍、白岩松、敬一丹等著名主持人齐聚校园。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校长赵承,从体育老师到小镇校长,从教孩子们跑跳到为孩子们搭建“阳光舞台”,仿佛是命运随意投掷出的骰子,不仅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也不经意间,切换了赵承教育生涯的“赛道”。
  成高子镇的娃娃有文体细胞
  一颗种子,萌发出什么,时间会给出答案。赵承为自己的学生们种下了艺术与体育的种子。
  那时他说,“咱们先试试”。
  在这所不起眼的学校里,会踢足球和会合唱是每个人的标配。足球全校学生都踢,日常体育课三、四年级采取平行梯度教学模式,一、二年级课后服务全班上足球课,入选“校足”的男足、女足加起来有五十多人。合唱团也是,队形、动作、表情、声部全都到位,当然最有特色的是唱的歌曲基本都是原创,作为赵承的老朋友王东音老师原创了1000多首校园歌曲,让这支由留守儿童组成的“小水滴”合唱团声名鹊起。
  这颗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并且悄悄地改变着他们命运的轨迹。
  “足球小子”小郭父母离异,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为酷爱足球,加上天赋过人,成了男足队长,而正是足球让他的人生“开了挂”,不仅斩获多项国内大赛大奖,还代表中国担任2018年世界杯的国际足联护旗手。
  患孤独症的小浩因为唱歌,不断被鼓励着一次次登台,一次次听到掌声,在校园歌唱大赛中,获得了总冠军,还去央视录制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明星”。
  要改变的不仅是分数
  在校生200多人,赵承差不多都能叫出名字,特殊家庭的孩子每个人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这是因为学校至今依然保留着家访的传统,“跑了一趟又一趟,走进每个学生家中,才知道我们学校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分数。”赵承谈到这里,语调突然降了下来。
  来学校上任的第一天,赵承就遇到两个难题,一个是等待校长签字的两份教师的调转工作报告,另一个是一名学生失联,班主任吴松老师已经找了好几天,毫无音信。赵承二话不说,在调转报告上签了字,来不及收拾办公室就和吴松老师奔出去找学生。孩子终于找到了,辍学原因也了解了:孩子父亲因病欠了外债,实在没能力再供了。赵承和吴松自掏腰包帮孩子父亲交了住院费,这才把孩子接回学校。
  学校里的学生家庭条件各不相同,有留守儿童,有不富裕的单亲家庭,甚至还有没见过亲生父母,由亲属抚养的。赵承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疫情期间令他最头疼的网课,一些学生家中没有电脑、宽带,更没有智能手机。赵承和学校里的老师们动员亲友,奉献出闲置的手机、平板,再给买好电话卡、充值,贴心的“一条龙”服务,还是没办法保证网课课堂的出勤率。
  赵承知道有的家长在家打麻将、睡大觉,却不让孩子上学;两句话不到,就挥拳砸向孩子;孩子旷课两天,家长却毫不担心……赵承越来越意识到这个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育人,承担起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双重责任。“把这些孩子从这样的家庭里剥离出来我肯定做不到,但是我想帮他们啊,带他们见世面,让他们明辨善与恶、美与丑,让他们做遵纪守法、纯良正直的人,让他们知道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也可以改变命运。”赵承说,教育在这里的底线就是让孩子们以后避免走弯路,踏实、上进,做个善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一把衡量的尺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礼记》中这两句话,刻在赵承心里。
  19岁参加工作的他,曾经当了12年的体育老师,当时在学校就是“校红”,他的课堂从来没有“自由活动”,原创的百十来个游戏不仅让学生们玩得不愿下课,连患有肌无力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
  只用“分数”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并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分数之外的量尺,能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更多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多年来赵承额外找到了一把又一把“尺”,带领全校50多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将一块块板材拼成了足球场。两位音乐老师兼剧务、舞台指挥、合唱教练、伴奏等多个角色,朴素的“小水滴”合唱团一次又一次登上了更高的舞台。
  赵承深知这里条件简陋,足球比赛,学生只能飞奔在自己DIY的球场上。尽管这样,在孩子们眼里,这依旧是他们的“阳光舞台”。
  曾经学校有著名的“四大天王”,四个淘气包上课压根不听课,老师在前面讲课,他们跑到教室后面打闹,那段时间赵承天天都要去“扒门缝”,盯着他们还能稍微老实一会儿。后来,赵承和班主任为他们制定了“天王转型”方案,根据四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天赋爱好,让他们参加适合自己的特长班,有的成了合唱团的主力,有的成了足球队的前锋,还有的成了协助老师浇冰场的志愿者……
  也有质疑声传来,“天天踢球、唱歌,这样疯玩成绩能好吗?将来有出路吗?”也许事实是最好的回答。
  有的孩子去过秦皇岛、广州参加足球夏令营,好多孩子登上了省市电视台的大舞台。一些“足球健将”会被市区里的初中通过特长招收,成绩有了提升,还有两名学生如今靠体育和文艺走进了大学校园……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离“全面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越玩越聪明”“越锻炼越有上进心”,以艺体为突破口,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成全生命,衡量的尺子多了,孩子们将来的选择也会多起来,无论将来走哪条路。
  支撑
  赵承边给记者翻着他那屏保起边儿的手机屏幕,边说自己是个固执守旧的人,一直没有微信,更不会发朋友圈,随即他又笑着说,他真是为了发朋友圈才学会使用微信。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环境,赵承不断寻找各种机会,寻求外援支持。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企业家关越超走进了中心小学。“这所学校充满着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他说自己就是被这股力量感染,为学校捐赠了十年物资的关越超几乎认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了解很多孩子的成长经历。一个夜晚,赵承给他打电话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口。原来是有一个到成都参加足球比赛的机会,学校和老师凑了半天,经费还是差了一点。赵承不想让孩子错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关越超二话没说,立即派人买了四个孩子的机票,还备齐了比赛装备。
  好老师,也许是创造奇迹最大公约数的存在。
  当合唱团、足球队逐步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赵承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公益组织用自己的方式不遗余力地帮助赵承的学生们。乡镇学校“小水滴”与市少年宫“小雪花”同台演出,天安门看升旗仪式……同时,在省青基会、香坊团区委、香坊区教育局的帮助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足球场、运动场、艺体活动中心、图书室、科技室、创客教室、职工之家一应俱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焕然一新的楼廊文化,还成立了爱心基金和名师工作室,让小镇教育有了温度。
  这些年来,学校里的老师们也是赵承的支撑。时老师考上了公务员,在即将踏上开往外地的火车时,接到了校长的电话,“你们这批支教老师有政策倾斜了,可以通过考试转为正式编了,你愿意回来吗?班里的孩子们等着你呢”。听着电话那端真诚的话语,想着学生天真的脸庞,挂断电话,时学丰立即退票,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赵承现在发朋友圈很频繁,记录的都是校园里的点点滴滴,每一条的分享点赞都在近百个。点赞最多的还是“曾经的留守儿童手握大学录取通知书回母校”,他自己写下了这样的心得:“真切感受到了坚守乡村教育九年来带给我的价值和幸福。”
  偌大的礼堂里,瘦小的小钊怀抱着篮球匆匆跑进来,汗珠挂在脸上来不及擦拭,马上要开始排练合唱。他说自己更爱篮球,在场上是灵活的后卫,当被问到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时,小钊说他想当老师,也想当明星,紧接着他又说“其实,老师就是明星”。
  很快他就会长大,或许能走出乡镇,或许留在乡镇。那时他应该还会记得,在这个乍暖还寒的下午,自己许下的这个心愿吧!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