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儿女将来因分钱物发生纠纷,张大妈决定生前就把房子给孩子们分个“明明白白”。张大妈的初衷挺好,不过事情后来的走向却是她没想到的……
老妈交待后事分家产
自住房留给小儿子
张大妈是小区里公认的有福之人。老房子拆迁补偿了三套房子,加上张大妈自己住的那套,就有了四套房产,退休金不低身体还挺好。两儿两女都挺孝顺,时不时过来给张大妈送这送那,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张大妈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一个星期天,家庭聚餐后,张大妈对儿女们说:“有件事要跟你们说一下,这件事我想了很久,我决定把家里的四套房子给你们分一下。我老了,怕有个万一来不及说,所以想提前给你们分了。”四个孩子面面相觑,想不通老妈为啥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是看老妈认真的模样,分明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还是大闺女反应快,赶紧说:“妈,您身体这么好,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等以后再说吧。”张大妈坚决地摇摇头:“我还是提前把后事交代一下比较好,你看看那个谁,一声不吭就走了,留下一摊子烂事,使得孩子们也不团结了。”
张大妈这么一说,大闺女也不吭声了。张大妈把三套拆迁房分配了一下,然后说自己住的这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就留给小儿子,这套房子是学区房,小孙子过两年读小学正好能用得上。
张大妈住的这套两居室,是四套房子里位置最好的,周边有学校、医院、超市。别的儿女虽然心里有点不得劲,觉得张大妈有点不太公平,可是也都没说啥,既然老妈想给小儿子,那就给吧。
小儿子想提前“收房”
搬来和老妈同住
过了些日子,小儿子两口子觉得,既然张大妈现在住的房子将来就是给他们的,还不如提前搬过来,一来让孩子熟悉一下环境,二来这房子的周边配套可比他们自己的房子强多了。于是俩人就跟张大妈说打算搬过来住,张大妈原本想百年之后再把房子给小儿子,可是禁不住小儿子和儿媳央求,只好答应了。
小儿子一家搬过来没过多久,张大妈就开始觉得别扭:小儿子和儿媳不再像以前那样勤快,家务活渐渐都扔给了张大妈。由于家里人多,每天的晚饭都得张罗好几个菜,弄得张大妈疲惫不堪。小孙子调皮捣蛋,弄得家里到处乱七八糟的,张大妈前脚刚收拾好,后脚小孙子就又弄乱了。整洁惯了的张大妈头疼劲就别提了。张大妈原来都是晚上九点多就睡觉,早晨早起锻炼,可是小儿子一家三口都是夜猫子,张大妈关起房门也被吵得睡不着,清净惯了的张大妈被折腾得血压都升高了。张大妈唉声叹气地躺在床上,心中的不快也不敢说,怕说了儿媳不高兴。
生活习惯不同
老妈让小儿子搬走
那天,张大妈打扫完卫生,累得腰酸背痛,刚想在沙发上躺一会儿,小儿媳就和孙子回来了。一进门将大包小包的东西胡乱扔到地上、茶几上,鞋子在门口东一只西一只。看着自己刚收拾好的家,转眼工夫就变得乱七八糟的,张大妈心底“腾”地升起一股火,她觉得这样的日子再过下去,自己没病也要被折腾出病来。
等晚上小儿子回来,张大妈说自己年龄大了,跟年轻人住在一起不习惯,吃不到一块儿,玩不到一起,作息时间也不同,“你们还是搬回自己家吧”。
小儿子一听,愣了一下说:“妈,您说这套房子就是给我的,所以我才搬过来,您现在又不让我住了,让我走,不合适吧。”儿媳也沉着脸,并大声嚷嚷孩子发泄不满。
张大妈是铁了心想让小儿子一家搬走,见小儿子不主动搬家,她就私下找到其他几个孩子商量。孩子们同情老妈的遭遇,一起找到弟弟,苦口婆心地劝说。小儿子、儿媳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也不想惹众怒,而且不愿落下把老妈气病的名声,于是趁张大妈去亲戚家串门,悄无声息地搬走了,连声再见都没说。
后来,其他几个孩子再去张大妈那聚会,小儿子和儿媳好几次都没出现。张大妈虽然心里不得劲,但还是宽慰自己:“过些日子他们缓过劲来就好了。”别的孩子也紧着撺掇弟弟、弟媳上门,大家每次去老妈家都给他们打电话说一声。最初小儿子情绪不好,过了一段时间,小儿子、儿媳的口气缓和了不少。张大妈早就打算好了,等小儿子一家再来,一定提前准备好吃的喝的,给小孙子买个大礼物。
老人要分清利弊
别给自己“挖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雪芽表示,张大妈是一片好心,不过她操持的“提前分家产”却差点让母子失和。
提前分家产是为了让孩子们将来避免纷争、和睦相处,张大妈着眼未来,关心儿女,却忘了着眼当下,关注自己。其实,张大妈最需要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从现在直至离开这个世界,自己住在哪最踏实?生活成本如何?患重病怎样医治?如果将来失能,有没有预留资金住养老院或请护工……考虑得越细致,越会意识到:老年人守住房子和存款,才是养老真正的底气和保障,才能让晚年过得更加幸福和舒心。过早地把财物分给孩子们,某种程度上不仅无法保障自己,还容易增加养老风险。当然,经济富裕的老人出于对子女的关爱,也可以跟孩子们分享财富,帮他们改善居住条件或更好地培养下一代。但前提是,支出的比例不会动摇自己的晚年生活。
作为儿女,也要换位思考,理解并尊重父母把大部分财产用于自己养老的选择。实际上,父母晚年生活自主、自立,就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窗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