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让动物“起死回生”,植物“永不凋零” 制作6000多件标本,展示生物多样性之美
“标本爷爷”和他的奇妙“动植物园”
  唐安科在制作标本。
  宽肋盘腹蛛标本。
  暹罗鳄标本。
  鹦鹉标本。
  唐安科在野外采集标本。
  小花猪探着脑袋向前奔跑,肌肉稳健而有力;小刺猬缩成一团,手里抱着粮食凝神注视;蓝色蝴蝶扇动翅膀翩然起舞……走进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72岁的唐安科家里,小花猪、小刺猬、蝴蝶、竹节虫、蕨类植物、海洋生物等标本种类丰富,客厅、阳台、卧室、走廊等地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标本,宛如家庭版“动植物园”。唐安科与标本打了40多年交道,退休后制作标本是他唯一的爱好,被很多人称为标本爷爷。他的一双手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各种各样的动物“起死回生”、植物“永不凋零”,更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之美。目前,唐安科制作的标本已达6000多件。
  “制作标本是让动植物以另一种方式生存。”唐安科说,为让动植物更好地重生,自己会去思考和探索,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还原它们最初的模样,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
  一场偶然
  “入坑”标本制作
  1978年,唐安科进入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担任植物学实验员。除了给学生准备实验器材,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绘制生物墨线图。生物墨线图,好比是植物“身份证”上的证件照,不仅是植物志这类植物学基本文献需要,而且植物学家每次发表植物新种的论文,也必须有墨线图作为基本图。师生们到各地采集回来很多植物标本,建起植物标本室,标本存放柜的图纸,都是唐安科一手画出来的。
  后来,在管理植物标本室的过程中,唐安科发现,重庆天气潮湿,为了防虫、防霉,每个标本存放柜里都放置了樟脑丸。但是,樟脑丸不仅味道刺鼻,防虫、防霉效果也不太理想。
  上世纪90年代,他又开始负责管理动物标本室,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他说:“有些珍贵的动物标本生虫了,被虫子吃得肢体残缺,让我心痛得很。”
  大约从2000年开始,很多植物志、蔬菜品种志都编撰完成,植物新种发表也越来越少,没有多少图可画的唐安科,开始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摸索标本制作上。
  “当实验员这么久,我接触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偶尔也学习制作,的确是喜欢。更重要的是,我想去解决之前发现的问题。”唐安科说。就这样,唐安科从“绘画师”变成了“标本师”。
  一份坚持
  拿下5项国家发明专利
  如今,退休近13年的唐安科,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了实验室。
  唐安科家的阳台上,摆着大大小小的塑料桶、搪瓷盆、不锈钢盆,许多都盛有溶剂,以及正在制作中的标本。客厅茶几上,盒子、盘子里装满了工具,剪刀、镊子、解剖刀、昆虫针、注射器……展示柜里、缝纫机上、沙发边上,到处都是他积攒的各种制作标本的耗材。
  退休后,他一直坚持这份热爱,没有一天躺平过。每天,他都来回穿梭于客厅和阳台之间制作标本。
  为了让动植物更好地“重生”,他还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形成了自己的独门秘籍。
  标本的种类很多,动物剥制标本是其中之一,常用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及大型鱼类。不过,以往这种标本在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在内皮涂抹有毒的药品进行防腐,比如甲醛、砒霜等。“这种标本陈列在标本室或标本库是可以的,但进行展览展示,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就有局限性。”唐安科说。
  为此,唐安科发明了一种操作简单、无毒、成本低廉,且能长期有效防腐的处理液。在制作动物剥制标本时,按照常规的标本制作技术进行剥皮、去脂等工序后,用这种处理液进行浸泡,再清洗干净表面处理液,然后填充、整形等。如此,制作完成的标本,不用再使用任何有毒药品进行处理,对人更加友好,也让标本的保存效果更好。“我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标本,保存时间最长的已经有10多年了,没发生过生虫、生霉等问题。”唐安科说。
  浸制标本也是常见标本种类之一,需要长期浸泡保存。其中,传统浸制动物标本大多采用甲醛浸泡。唐安科自主研发出一种动物干式整体保存标本技术,既实现了标本无毒、防虫、防霉,还把动物生前的肌肉、骨骼、皮毛全都保存了下来。
  飞禽走兽纤毫毕现、形态逼真;植物色泽鲜明、茎脉清晰;昆虫薄翼斑纹精致、透如轻纱……他的独门秘籍,让动植物“活”了起来。
  目前,唐安科作为第一发明人,已经拿下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别人眼里的“发明大王”“创新达人”。
  一个愿望
  帮更多中小学建起标本室
  6000多件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但唐安科并未止步,他的奇妙“动植物园”仍在不断增添新成员。
  如今,唐安科还会到附近的山上采集标本。他说,南北延伸的缙云山脉,是个资源宝库。每次去旅游,他也会特别留意,哪些可以带回来做标本。他说:“别人带特产,我是捡标本。”
  去年国庆假期,唐安科和家人到山东乳山旅游,捡回不少螃蟹。回来后,他还网购了一些,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它们都制作成标本,并用4个精致的大盒子装裱起来。
  帝王蟹、旭蟹、宽身大眼蟹、大勾手溪蟹、赤甲红海蟹、强壮菱蟹、情侣蟹、将军蟹、蜘蛛蟹……标本盒子里的螃蟹,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以前这些螃蟹只能做成浸制标本,用了我的技术,就能干式整体保色保存。”唐安科自豪地说。
  还有些时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会给唐安科送来一些因病或意外死亡的宠物。甚至有不相识的人,多方打听到唐安科后,把心爱的宠物给他寄来,希望他能将它们做成标本。
  唐安科说,标本无声,却能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也能让宠物主人的情感有所寄托。
  随着标本越来越多,唐安科在圈内也有了一定名气。在朋友的推荐下,他陆续收到一些中小学的邀请,让他带着标本到学校办展览。目前,他的标本已公益展出46场次。
  “很多动植物,孩子们只在课本上见过,有的甚至在课本上都没见过。看到标本时,他们都兴奋得不得了。”唐安科说,看着孩子们如此喜欢,自己也由衷高兴。
  这些标本能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动植物的形态特征,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能为他们打开一扇探索自然世界的大门,在心中播下一颗热爱自然、崇尚科学、尊重生命的种子,“这才是它们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唐安科说。
  正因如此,唐安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独门秘籍传承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中小学都建立起标本室、标本馆。
  此外,唐安科还有个想法,把家里的这座“动植物园”,搬到一个更宽敞、开放的场所,让这些标本能更好地展出,被更多人看见,增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保护的认知。
  或许到那时,唐安科会有不舍,但唐安科还是认为,一切都值得。
  (综合网络报道)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