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那些婚姻幸福的女性是怎么处理婆媳关系的?”高赞回答是:把自己当成外人,越界的事不要做,越界的话不要说。
很多女性出嫁后会渐渐发现,婚姻中最难处理的其实不是夫妻之间的问题,而是与婆家之间的关系。儿媳与婆家的相处之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能否长久美满。真正聪明的儿媳,都懂得坚持下面的“三不做”,越不做,家庭氛围越和谐。
不说伴侣缺点
阿佳和老公刚结婚时,婆婆表现得很亲切。婆婆常说自己又多了个女儿,让阿佳有委屈就跟她讲,阿佳听后也当了真。
一次闲聊,阿佳和婆婆吐槽,说老公又懒又不爱干净,每次用过的东西都到处乱扔。本以为婆婆会和她一起说说老公,未料话音刚落,婆婆的脸色就有些变了,还说这也不算什么事,她勤快一点,多打扫一下家里卫生不就行了。
还有一次,阿佳和老公吵架后来到公婆家,因为在气头上,她当着公婆的面,不停地让老公做这做那。当天,两人没过一会儿就和好了,但公婆却有了意见,觉得儿子受了委屈。
阿佳把这两件事讲给朋友听,朋友告诉她,对于公婆来说,最亲的肯定是儿子,做父母的当然不愿意听到有人说自己儿子不好,更不愿意看见儿子被儿媳使唤。
阿佳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确实不妥。此后,阿佳再没有在公婆家说过老公的短处,即使对老公有怨言,也会在家里和老公单独沟通。如今,阿佳已经结婚十几年,从未与婆家起过什么争端。
老公的缺点,婆婆自然比谁都清楚。甚至你所指责的问题,可能都是婆婆塑造出的结果。你批评丈夫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批判长辈的行事。夫妻间彼此有不满再正常不过,要学会关起门来在内部交流解决。只有将矛盾化解在小家之中,才能让婚姻这艘小船稳健航行,历久弥新。
不评婆家是非
李女士的公婆年近七旬,但生活中还是争吵不断。
公公喜欢喝酒,偶尔喝多了,回家免不了和婆婆吵架。一次,公公去参加喜宴,在主人家喝到快凌晨才回来。已经熟睡的婆婆被敲门声吵醒,迷迷糊糊地给公公开了门。谁知,公公刚一进门,就开始挑婆婆的毛病,说婆婆没有良心,也不知道给他打个电话。婆婆也很生气,对着公公喊,说她平时管都不听,打电话有什么用。
这时,李女士闻声出来,一时也不清楚二人在吵什么。李女士觉得自己不是外人,便上前调解,说是公公不对,让公公下次少喝点酒,别再这么晚回来了。紧接着,又安慰婆婆说,今天是吃宴席,晚一些回来也能理解,这次就先别计较了。婆婆一听却更生气了,转而开始责骂她多管闲事,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公公也瞪着眼睛说,自己什么时候回来用不着她操心。
公婆携手相伴半生,有时他们争论的问题,自己都未必理得清楚。作为晚辈,不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也不清楚他们的相处模式。随意掺和,贸然劝慰,只会把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因此,婆家发生摩擦时,儿媳要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草率站队,不轻易表态。默默远离矛盾的中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方是儿媳最聪明的做法。
不讲娘家私事
博主@糖果不甜家里条件不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外出务工,自己没读完初中就开始工作了。
她第一次去婆家时,看到婆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对她也热情,她就把自己家的情况和公婆说了。
不承想,结婚后,每当她和婆婆发生争执,婆婆就会拿她的原生家庭来贬低她。
月子里,她奶水不足,只能选择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婆婆却觉得混合喂养小孩子无法吸收,也不听她解释,就去和她老公说她不配当妈妈,还对她直言“你妈真是没教好你”。
后来,婆媳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没有家教”成了每次吵架时婆婆的口头禅。因为婆婆知道她家里穷,也没有人可以给她撑腰。
她悔不当初,自责不该把娘家的事告诉婆家,才让婆家人敢这么欺负她。
有些私事,可能你不觉得有问题,但无法保证婆家知道后会有什么想法。当你说你的原生家庭不幸福时,知心的婆家可能会心疼你的境遇,对你更加珍视。而有些婆家听到的却是你没有靠山,只能任他们拿捏。一旦发生分歧,这些事就会被一次次地拿出来中伤你。为了不给日后埋下隐患,娘家的私事不要跟婆家说,婆家的私事也不要跟娘家讲。
虽然很多人说世间最难相处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但婆婆和儿媳理应最能体谅彼此的处境。每位婆婆都是过来人,没有人比她们更懂作为儿媳的不易。而大多数儿媳同时作为母亲和女儿,自然也更能体会到婆婆的付出。谁都有老去的一天,或许婆媳之间可以试着多些将心比心,少些针锋相对。互相尊重,掌握分寸,做好该做的事,克制不该做的事。双方都用心维护,自然会让家庭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人亿 不要麻木 不要庸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