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妙“布”可言盖盖姐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盖如霞和她制作的布艺“海鲜”。  
  布老虎、收纳包、香包、胸针、各式各样的布艺“海鲜”……走进青岛手工布艺达人盖如霞的工作室,橱柜上各式各样的布艺作品映入眼帘。从3岁开始拿起针线到55岁忙于线上线下传授布艺,盖如霞一直在践行着她所说的“守艺人”的责任。
  自幼爱布艺
  据盖如霞介绍,她的布艺启蒙来源于奶奶,至今她还在使用着奶奶留给她的有着百年历史的剪刀和木尺,传承着奶奶教给她的技艺。
  “我自幼是奶奶带大的。在我的记忆里,炕上总有一个小方桌,桌上放着一个针线笸箩,奶奶就坐在那里给全家人做衣服。奶奶不仅给我们做衣服,就连重孙辈小时候的衣服也是奶奶做的,一针一线一块布都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在里面。据我妈妈讲,我从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拿着针线自己缝着玩儿,钉个小纽扣之类的。长大后,布艺也没有从我的生活中离去,我专业做这方面的工作也有二十多年了。”盖如霞告诉笔者。
  用布做“海鲜”
  除了布艺老虎、布艺钱袋等,盖如霞还别出心裁,将布艺与青岛的地方特色结合到一起。“青岛作为海滨城市,海鲜是一大特色,而且还有各种关于海鲜的民俗。”于是,她创作了蛤蜊包、贝壳包、鲅鱼挂饰,一经推出,便受到大家的喜爱。
  “这个鲅鱼挂饰作品,我取名为吉庆有余。青岛有‘鲅鱼跳,丈人笑’的俗语,我便以青岛鲅鱼为原型设计创作。并且在鱼身上刺绣‘福’字,搭配自己设计的小水滴挂饰,寓意鱼跃龙门、如鱼得水。”盖如霞介绍。
  在一个古色铜盆里放了满满的一盆形似蛤蜊的小包,这就是作品《一盆蛤蜊包》。“红岛蛤蜊味道鲜美,是青岛海洋文化的美味代表。”盖如霞告诉笔者,她通过蛤蜊的形状设计出小型的手拿包,包身采用传统手针缝制,可以放零钱、纸巾等物件,美丽又实用。
  “我的作品是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把传统的纹样、文化纳入作品中,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盖如霞说。
  守住老手艺
  近几年,盖如霞除了自己坚持手工布艺创作,她还到社区、学校教授布艺课程,为传承守护布艺文化尽一份力。“我之前一直住在北京,那里也有工作室,我经常去社区、学校传承布艺创作。我今年回到青岛后,受邀到老年大学、社区交流学习传统手工布艺。”盖如霞说,近几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手工布艺,并加入手工布艺的行列中来,她非常欣慰,感觉后继有人了。除了在线下授课之外,2022年,盖如霞开始在抖音平台上直播授课,现在已经有粉丝三万多人,网友亲切地称呼她盖盖姐。
  “从最初只有一两个人到后来上万人跟我学习,我觉得挺有成就感。”盖如霞说,一位甘肃学员在直播间学习制作莲蓬后,将自己缝的莲蓬作为伴手礼送给参加儿子婚礼的亲友,别有一番寓意。还有一位广西老年学员,学会布艺创作之后,端午节期间做了很多作品去售卖,挣了好几千元钱。
  传统是最好的时尚,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这是盖如霞的座右铭,她说:“我想让自己的作品‘活’起来,让人们能够使用起来,使用的过程就是最好的传承。我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多时尚、新颖的国潮作品。”□崔佳佳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