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康福柱 文/摄)“你都说,咱东北人离不开杀猪菜,知道我们饭店接了多少桌订单吗?现在已经200多桌了,全是为过年订的。进了腊月门,很多孩子要回家过年,这‘杀猪菜’是他们最想的,能吃出年味儿。”腊月十六,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很多市民已开始盘算着春节亲朋相聚,杀猪菜能吃出年味儿,饭店的自然生意红火。
“咱这‘舍利杀猪菜’历史悠久,一直是阿城的特色美食。”金史学者、阿城区非遗学会会长王永年告诉记者,“舍利”在金代时期女真语是“泉水”的意思,因阿城地下泉眼众多,水清草鲜而得名。阿城曾是“皇家御用养猪场地”,后来“满族全猪宴”演变成“杀猪菜”。
阿城“赵记全猪宴”负责人赵国锋告诉记者,“满族全猪宴”从头吃到尾,共计22道菜,“满族全猪宴烹饪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作为“满族全猪宴烹饪技艺”的传承人,赵国锋接过这“家传手艺”已有33年,经过不断尝试创新,融入健康膳食理念,推出了“满族全猪宴美食菜谱”,有生炒、白灼、红烧、蒸、焖、卤、煲、扣、溜、煮、烩等烹饪方法,备受消费者喜爱。
王永年说,在乡村,进入腊月后,很多人家都会杀年猪来庆丰收,同时邀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同品尝“年猪宴”。“年猪宴”也是全村互通信息的“新闻会客厅”,大家收成怎么样?谁家有什么好事?都会借吃“年猪宴”通报给大伙儿。“年猪宴”还是“鹊桥会”,热情的乡亲会趁机给“小子”、“丫头”们牵红线,那份热闹里藏着浓浓的乡情。
如今,经过千年传承的“舍利杀猪菜”,已成为阿城区的一张特色美食名片,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为尝这一口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