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首辰)此次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一起进入太空的,有中国电科四十九所研制的20余种百余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气体,以及航天员的生理信号等信息。
据介绍,四十九所研制的这些敏感元器件,相当于人的五官,将感知到的外部环境形成各种数据参数,对载人飞船舱内的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起到检测作用,保障航天员生理安全和任务的顺利进行。其中,在航天员舱外服系统配备的生理背心里,四十九所研制的传感器能监测航天员出舱活动中的呼吸、心电、体温等生理参数,提供医学参数保障;流量、温湿度、压力等传感器,为舱外服内的环境参数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保障出舱活动的顺利进行。
根据任务安排,四十九所研制的传感器和微系统,还将继续支撑保障两个航天员乘组安全在轨轮——以及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期间的各项任务开展。在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支持航天员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并将在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来访对接时发挥保障作用。
据介绍,四十九所从神舟一号发射时期就已经开始为飞船配套研发,30年来,攻克了空间环境下的高可靠传感器技术,圆满完成历次保障任务,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从起初的摸索到现在的多人次载人出舱的全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