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老巴夺”百年沉浮

字数:2,941 2025年05月07日 副刊
  解放初期的哈尔滨卷烟厂。
  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厂房。
  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包装车间。

  □闫金利
  在哈尔滨,顺着宽城桥向北,去往道外方向,路西侧有一座黄色的欧式建筑,这就是老哈尔滨人时常提及的“老巴夺烟厂”。这座建筑记录了百年来哈尔滨烟草工业的发展,也展示了百年前外国“淘金者”E·A·老巴夺及其家族在哈尔滨的创业历史。
  一
  从开烟庄起步
  E·A·老巴夺1874年出生于立陶宛特罗基附近的一户菜农家中。14岁时开始学习经商,24岁时在莫斯科开办属于自己的烟草商店。1902年移民到哈尔滨,开启打造烟草帝国生涯。
  初到哈尔滨,E·A·老巴夺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外国人有用烟斗及大白杆烟(外观、质地与今天的卷烟相似,但要长一些,且一半实一半空)吸烟的习惯,而且市面上烟草紧缺,没有生产厂家。这一发现,让E·A·老巴夺预感到发财机会正向他招手,遂坚定了在哈尔滨从事烟草生意的想法与信心。E·A·老巴夺开始从俄国亚斯莫罗维、米萨格苏等烟厂购进大量烟草和大白杆烟贩卖,雇佣中国人走街串巷替他推销烟丝和大白杆烟,做起了烟草贸易。很快,E·A·老巴夺就赚到第一桶金,为他创办烟厂奠定基础。
  1904年5月,E·A·老巴夺在中国大街马迭尔旅馆附近购置房产和设备,开办手工制烟作坊,雇佣中国工人生产烟丝和俄式大白杆烟及卷烟。为了扩大卷烟销售,E·A·老巴夺通过广告宣传,使其生产的大白杆烟获得吸烟者认可,占据哈尔滨烟草市场一席之地。
  贩卖烟草过程中,E·A·老巴夺再次嗅到商机,决定投资开办卷烟厂。他不仅关闭了开办在莫斯科的烟草商店,还邀请懂烟草技术的弟弟阿勃拉·阿罗维奇·老巴夺(A·A·老巴夺)来哈尔滨共同办厂。1904年底,老巴夺兄弟在哈尔滨埠头区中国十三道街16号创办名为“葛万那烟庄”的手工俄式纸嘴烟工厂,工人增至几十人。该厂手工生产的大白杆烟很快风靡哈尔滨烟草市场,工厂日进斗金。
  二
  创办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
  1909年,老巴夺兄弟在哈尔滨创立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购置了切烟机、制筒机、填烟机、纸嘴烟机等设备。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采用机械化生产,卷烟生产工艺和质量得到改进。1912年,老巴夺兄弟把公司发展到在满洲和远东地区,声名显赫。1912年,老巴夺兄弟成立老巴夺父子股份公司,实行股份制管理。
  老巴夺兄弟在建厂初期,烟叶等原材料多数是从俄国和土耳其购买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原料供应中断,老巴夺转而使用中国烟叶。当时,宁古塔(今牡丹江市宁安县)和镜泊湖、牡丹江流域是著名的虎头烟叶产地;五常拉林河一带,以及呼兰、巴彦、海林、兰西、木兰、绥化、汤原、安达、青冈、拜泉等地也都是烟叶产地。老巴夺父子股份公司每年都从这些地方购进大批烟叶,主要生产两头烟和纸嘴烟,年产5万余捆(每捆5万支)。主要品牌包括惠斯民、明亚勒、御用、百利、烟叶、美人头、合意、安吉克、六号埃及、特别土耳其、金十字、双鱼、耕种等。1928年至1930年,该公司纯利润达到1600万卢布,老巴夺兄弟成为国际烟草市场上的耀眼明星。
  三
  英美联手侵吞“老巴夺”
  老巴夺父子股份公司成立不久,便引起欧美商人注意。为了清除竞争对手,英美两国六大烟草公司以英国汇丰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为后盾,共同出资组建英美烟草公司,目的就是设法吃掉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公司。
  1913年,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公司因资金困难向英美烟草公司财团求助,后者表示愿意合作。但老巴夺兄弟不知是陷阱,一心想借助英美烟草公司资金解决困境。1914年4月,英美烟草公司与老巴夺兄弟谈判合资事宜,决定资本额为100万卢布,老巴夺兄弟以设备、存货及注册商标权折合40万卢布,英美烟草公司担资60万卢布。1914年4月29日,双方在香港注册成立英商老巴夺股份公司;5月11日,公司改组更名为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1919年4月28日,公司通过增资扩股,使英美烟草公司成为控股方。公司总部设在沈阳,董事长为英国人P·H·米勒德,常任董事兼执行经理为E·A·老巴夺。后来,英美烟草公司再度追加资本100万元,控制了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80%股份,总办换为英国人阿克曼。
  1919年,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决定在山街(现南岗区一曼街9号)建新厂。1920年,新厂房动工,占地18447平方米,建有4层楼房,设立切丝、卷烟和包装等3个车间,1922年投入使用。新厂产品质量和数量迅速提升,1934年的产量达2885090千支。至此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发展成为东北最大机械化制烟厂。
  1930年1月14日,英美烟草公司成立启东烟草公司,将哈尔滨的老巴夺烟厂和奉天(现沈阳)制烟厂归属该公司管理。而后公司成立专门从事销售的英美烟草公司和专门负责生产的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实行销售与生产分离,使老巴夺兄弟手中的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又称老巴夺烟厂)的主要业务仅剩为启东烟草公司加工产品,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也交由启东烟草公司出售。自此,英美烟草公司完全垄断了北满的烟草业。
  四
  日伪当局攫取“老巴夺”
  1933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为了垄断控制满洲烟草市场,1935年9月,日方将满洲烟草公司与东亚烟草公司合并,而后与英美烟草公司在满洲市场展开竞争。
  1936年7月29日,日方借英美烟草公司打算在营口建立新厂之机,提出对启东烟草公司进行“满洲国法人”改组要求。英美烟草公司被迫将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名称上的“英商”二字去掉,以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公司名称向伪满洲国政府登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方通过实行外汇管理、控制原料、增税等手段,控制了老巴夺烟厂,注册成立老巴夺株式会社。1938年5月,日方又将启东烟草公司改称启东烟草株式会社,把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公司改称老巴夺烟草株式会社,由日本人任公司总办,日方自此完全控制老巴夺烟厂。
  1941年6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方把启东烟草株式会社和老巴夺烟草株式会社合并,改称满洲中央烟草株式会社。
  五
  “老巴夺”回归 百年品牌延续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满洲中央烟草株式会社被取缔,恢复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米·阿·老巴夺(老巴夺的儿子,又称小巴夺)继任公司经理,8月27日,老巴夺烟厂开始复工。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老巴夺烟厂走上新的发展之路。1949年7月16日,东北烟草专卖局开始在老巴夺烟厂加工烟叶,以满足市场需求。1950年3月,哈尔滨市政府以每月2亿元(当时流通的货币)的生产指标与老巴夺烟厂签订租赁契约,正式租用老巴夺烟厂,日产卷烟300箱。1950年7月,小老巴夺离开哈尔滨经天津转道香港,于1951年1月赴美国定居。
  1952年4月2日,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将一切财产转让给中国政府。同年5月,哈尔滨市政府正式接管老巴夺烟草公司,并将其改名为哈尔滨制烟厂。1953年6月1日,哈尔滨制烟厂更名为国营哈尔滨卷烟厂。
  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卷烟厂开始尝试恢复“老巴夺”这个百年老字号。1994年,恢复使用“老巴夺”品牌。至此,哈尔滨与“老巴夺”,终于久别重逢。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闫金利 哈尔滨市档案馆退休职工,长期从事地方历史研究。
  · 本版特约顾问 王铁 ·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3856152838@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