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检票员却被安排去洗碗,说好时薪22元只给13元

准大学生暑期兼职当心中介“陷阱”

字数:3,407 2025年07月07日 时事
  找兼职要选择正规平台。

  “刚开始说好工资每小时22元,结果一到工厂,立马说每小时只给13元。我说我不想干了,中介直接扣下了我的身份证。”前不久,来自广西南宁的准大学生陈洋(化名)打暑期工时遭遇了这样一幕。涉世未深的他顿时慌了神,只得向家人求助。在家人轮番向中介“讨说法”后,身份证才重新回到陈洋手里。
  陈洋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今年暑期来临,很多高中毕业生秉持着积累社会经验、赚点零花钱的想法,涌入暑期劳务市场。然而有不少人却掉入了求职陷阱。
  中介突然变卦
  说好时薪22元
  入职前降至13元
  今年高考一结束,陈洋就和同学一起在某招聘软件上寻找合适的暑期工。和中介谈好入职事宜后,他们一起来到了广东广州。然而见到中介后,对方突然变卦,将工资从先前谈好的每小时22元降至每小时13元,并且还要求他必须先交150元的“车费+体检费”,“不给不能入职”。之后,对方又以“先培训再上岗”为由,让“暑期工和其他临时工去另一家工厂上班”。
  就这样,到广州不久,还没回过神来的陈洋和同学又被大巴车拉到了位于广东东莞的另一家工厂。到了那里后,一进宿舍楼,工作人员就以“便于管理”为由收取了众人的身份证件。一路上的种种变动本就让陈洋心里隐隐感到不安,身份证被收则成为压倒他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湖南长沙的沈悦(化名)也遭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今年高考结束后,想要“锻炼自己”的她在某招聘软件上看到一则电影院招聘短期检票员的信息后,遂添加对方联系方式并前往面试。面试官声称需先交纳380元“制服费及工作证费”,之后就近安排工作。“交了钱后,给我安排的根本不是影院检票员工作,而是洗碗的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报酬只有100元/天,每小时工资不到10元。这完全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沈悦回家后当即和家人说明了情况,家人立即和对方沟通,要求停止工作并退还380元,但对方并不理会。
  客服话术很诱人
  收完报名费
  还要额外交纳保证金
  记者采访发现,即使能够正常入职,不少暑期工还遇到了被克扣甚至不发工资的情况。江西一学生暑期在快递驿站兼职分拣与代收快递的工作,协议上写明,她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下午4点,报酬为60元/天。然而,业务高峰期老板让她延长工作至下午5点,还始终未付加班费。不仅如此,在她准备离职时,老板还想赖账,提出“工作未满20天不付工资”——这条规定在入职时丝毫未被提及。经过反复交涉后,双方最终约定按实际工时结算,但老板又以没有按时打卡为由再次扣除了她两天工资。
  “××书网店发布笔记赚钱,全程老师指导卖货,卖一件赚取一件的差价,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今年高考结束后,来自四川成都的林静(化名)被某兼职App上的招聘信息所吸引。对方称这项工作无任何门槛,货源也不用自己准备,通过手机代发货就能赚取差价。对方提出要先交98元报名费,看林静有些犹豫,对方随即发来“猛料”:原价是298元,现在只需要98元,名额有限,先报先得;98元包含店铺入驻、货源对接、商品排版、运营推广指导、视频素材对接、老师一对一实操教学开通账号权限等服务,没有出单的话还支持退费。紧接着,对方发来成功学员的案例——有人两天内赚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并反复强调“早点把账号打造起来,就能早点增加一份副业收入”。一套话术下来,林静当即交了报名费。
  付费之后,客服为她对接了“专属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林静在手机上下载了多款App,搭建起“个人店铺”、上架“高回报率商品”。当第一笔订单到来之时,林静却被告知,需要再额外支付2000元的合作保证金才能去对接厂家真实发货,若一次性付清有困难,可以先支付500元定金。林静心中起疑,表示自己是学生没钱,希望退还98元报名费,对方找各种借口一拖再拖,后来更是直接不回消息,报名费也“打了水漂”。
  宣称“小白”也行
  实则是卖课
  骗取学生报名费
  “高考结束后时间多吗?接涂色描线的绘画活吗?‘小白’也可以!”山东济南的陈可(化名)被中介的宣传语所吸引,添加了对方好友。线上沟通后,对方称“零基础也可以接单,勤快点日入百元不是问题”,并让陈可试听接稿直播课,完课领取试稿机会。
  陈可回忆说,直播课时长约一个半小时,老师未传授任何实用绘画技巧,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介绍兼职后可观的报酬和推销培训课程,不断强调“前10名报名者才有学费优惠,副业专修班预定后学费563元/月,全能班预定后学费740元/月”,“零基础入门,手把手教学,接单渠道定制+接单指导”,催促学员下单购买。当陈可明确表示不打算买课,希望立即试稿后,就再也没收到对方的回复。“后来我听报名的人说,他们交钱后便被老师拉黑,钱也没有追回。”
  记者在社交平台检索发现,近年来每年暑期都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遇到类似骗局,骗子假扮教培等机构的中介,骗取学生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报名费、保证金等费用后便杳无音信。
  被骗钱财难追讨
  一些人甚至
  成为电诈“工具人”
  除了随意降工资、收取不合理费用、工资被克扣等,记者调查发现,还有暑期工遭遇诈骗的情况。河南郑州的高中毕业生李媛(化名)无意间浏览到一条网上刷单返利兼职信息,任务简单报酬可观。点开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添加客服后,李媛观看了对方发来的一段教程视频:下单398元—出现付款界面—企业代付—订单完成后获得88元红包奖励。
  “对方让我付款时千万不要输入正确的密码,要点击忘记密码,由企业代付。可当我跟着教程视频操作之后就是面部认证,然后就支付成功了。”李媛说。李媛立即联系客服,对方“大为惊讶”,称是李媛操作失误所致,之后每个月都会持续扣费,并以指导退款为由,要求李媛下载并登录某线上会议室,由专门负责退款的工作人员指导李媛操作退款。结果,李媛又被骗了600多元。在母亲陪同下,李媛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方才知道自己遇到了刷单诈骗,并且得知这种情况下钱款追回难度很大,“真是太倒霉了”。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些所谓“赚快钱”“躺着就能赚钱”的兼职,背后隐藏的可能是犯罪分子的陷阱,一些暑期工因此成为违法“工具人”。山东学生王某暑假想找个兼职,从网上找到一个电商客服的工作后,添加了对方留下的社交账号。对方告诉她,只需要安装一部座机,开通座机的呼叫转移功能,转移到他们公司的虚拟网络电话上,会有专门的接话员与客户沟通,她每天就能获得200元的收益。
  按照对方的要求,王某花600元租了一间公寓,办理好宽带业务后,就把这套设备进行了安装设置,同时对方要求王某删除双方的好友关系,并把她拉进了一个社交群。结果,第二天王某就被警方查获了。由于王某兼职时间较短,没有违法所得,情节比较轻微,民警在收缴设备的同时,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处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想利用暑期赚取收入、积累社会经验是好事,但兼职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学生求职迫切的心理,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作为学生族,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如果是在网上找到的兼职,一定要先去实地考察。如果对方在你入职前就要交纳培训费、中介费等各种费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轻松赚大钱’的招聘信息。”有曾经被骗的暑期工提醒道。
  据《法治日报》报道
  新闻延伸
  暑期找兼职
  当心这些“坑”
  目前,暑期兼职诈骗陷阱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些“兼职”工作,看似门槛低来钱快,其实都是在帮助不法分子实施诈骗。学生找兼职、找工作时要擦亮双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落入陷阱。记者整理了兼职容易遇到的陷阱,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陷阱一:冒充客服电话引流。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发布“打电话就给钱”的兼职信息,要求入职者自称是各类平台的“客服”,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不法分子的联系方式。这种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不法分子进行引流,以便实施下一步诈骗活动。
  陷阱二:出租、出借电话卡和银行卡。一些学生被不法分子利诱,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或是充当线下“卡头”“卡贩”,为了一时的利益变成了不法分子的“帮凶”。
  陷阱三:帮助不法分子取现。不法分子为了快速转移赃款,许诺给入职者高额报酬,让其在线下取现并转移资金,或者以做任务、刷单换取报酬的名义吸引人员参与,要求其通过自己的银行账户等渠道,企图将违法犯罪资金“洗白”,其实就是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洗钱的“工具人”。
  陷阱四:网络刷单兼职。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途径发布以“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刷单兼职信息,通过头几次刷单后立即返还本金、佣金骗取受害者信任后,诱导其加大本金投入,随后以打包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终将受害者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