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佟波 本报记者 王坤/文 王坤 刘达齐/摄
盛夏到雨阳公园来赏荷,哈尔滨有自己的“夏雨荷”——在抖音、小红书上,喜爱荷花的哈尔滨和外地粉丝们一直盛传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谐音梗”。
此时正值哈尔滨荷花季,作为哈尔滨市内居民区最为经典的荷花打卡地之一,雨阳公园正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上万株荷花正在进入盛花期,将1.34万平方米的湖面铺成锦绣。
“夏雨荷”午后变身“水蜜桃”
今年雨阳公园花期稍早
11日午后,记者来到雨阳公园,却遇到别样一番景色——满湖的“夏雨荷”们居然早早“下班”了:碧绿荷叶间,粉白相间的荷花亭亭玉立,纷纷闭合,由开放的花朵变成圆滚滚的花蕾。
尽管没赶上绽放的“上班”状态,但前来的市民还是站在九曲木栈道上,纷纷合影拍照打卡,并发出啧啧感叹:太像大水蜜桃了,非常可爱!
“今年,我们这儿的花期比往年提前了将近一周。”雨阳公园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今年7月初就进入盛花期,预计将持续到8月中旬。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气温较高,公园里的荷花通常在早上5时至6时开始开放,6时至9时是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最佳观赏时间。10时之后,荷花开始慢慢收缩,到了下午一两点钟,达到完全闭合,到了次日清晨又会再次开放。通常能够持续重复开花2-5天左右。荷花的花朵授粉完成以后,花瓣会慢慢脱落,只留下莲蓬继续成熟。
不同地方气候和气温不同,荷花开合时间有早有晚。往年雨阳公园的荷花,通常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后才慢慢闭合。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荷花对光照较为敏感,需要有足够的光照才能完成开花。因此早上太阳开始升起的时候,荷花接受到光照信号,就会慢慢舒展花蕾。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花蕾开放的速度也会加快,最后全部开放。而到了午后,太阳光很强,气温升高,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避免花朵被晒伤,开放的花朵就会慢慢闭合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的“夏雨荷”到了午后就早早“下班”,变身水蜜桃。
因此,管理人员提醒,要想一睹“上班”的“夏雨荷”风采,还是要赶早。
每年盛夏来看“夏雨荷”
已成冰城市民日常
“这片荷花是看着群力新区长大的!”市民刘继白指着湖面告诉记者,他早上五点多就坐在湖边,一直下午后,伴着水鸟的叫声,全程观赏到“夏雨荷”从绽放到闭合的全过程。“非常迷人,也非常骄傲。”他说,作为住在附近的居民,从2009年雨阳公园建园、引进了第一批荷花苗,一直到现在,他在16年间全程见证了“夏雨荷”的成长。他还给记者翻看了手中的照片,“当时有湖边一小片,现在你看,早已经铺满了!”他挥手指向湖心,荷花已覆盖近80%的水面。
16年时光里,荷花根系在群力的黑土地中默默扩张。公园设计者巧妙利用原有湿地地形,保留芦苇荡与鱼塘生态基底,使荷塘与周边小区自然交融。家住恒盛豪庭的李女士推着婴儿车漫步栈道,她告诉记者,推开窗子看“夏雨荷”,成了住在附近的居民最大的福利,连孩子学走路都在这里的木栈道上。
荷塘盛宴
成城市中心的浪漫诗篇
今年哈尔滨的雨季来得恰到好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充足的雨水和阳光,让雨阳公园的荷花将比往年更加繁茂。
记者在现场看到,粉白双色荷花交织绽放,有的花瓣舒展如华盖,有的含苞似蘸水笔尖,更有莲蓬如翡翠玉盘点缀其间。不同于郊野荷塘的疏朗,雨阳公园的高密度种植,创造出 “接天莲叶”的视觉体验。公园特意将木栈道设计成九曲回廊,延伸至荷塘深处,让游客能与荷花亲密接触。
作为3A级节能主题公园,雨阳公园处处体现生态智慧:透水砖铺就的步道让雨水自然回灌荷塘,智能照明系统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亮度。荷花池更成为天然的生态净化器。“我们特意保留原生态食物链”,管理人员指着荷茎上的蜻蜓幼虫说,“这些益虫代替农药防治蚊虫,让生态平衡在市中心得以重现。”
从高处俯瞰,群力新区的楼宇群中,雨阳公园的荷塘如一块温润的翡翠。九曲栈桥上流动的人群,与静立的荷花构成动静相宜的画面。家住玫瑰湾的七旬老人王建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雷打不动来荷塘边写生:“画了六七年荷花,每次都能发现新意境。”
藏在市井的荷塘,没有名山大川的壮丽,雨阳公园以16年的坚守,用“夏雨荷”美景,滋养着热爱生活的市民们的记忆。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