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日明
“这只蟑螂,敢跟我玩灯下黑。”近日,一男子来到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因为耳朵里钻进去一个东西,他急忙跑到医院,医生从他的耳朵里取出了一只六脚乱蹬的蟑螂。男子表示,他家里喷了杀蟑螂药,结果这只蟑螂自己找了个安全地方,钻进他的耳朵里。
该院耳鼻喉科医生董周威介绍,入秋以来虫子多,平均每天都会从患者耳朵里取出大小种类各不相同的虫子。市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有异物入耳应立即就诊。
“这里肯定没有杀虫药”
蟑螂躲避虫药钻进耳朵里
“这名患者来的时候匆匆忙忙,因为蟑螂在耳朵里折腾得实在太厉害了。”董周威医生说。在仪器辅助下看到,患者外耳有两只小腿儿在乱蹬着。
医生来不及用酒精将虫子麻醉或是溺死,直接用镊子伸进了患者的耳道。“夹的时候能感觉到虫子挺大,而且能感受到虫子还在挣扎。”董医生小心翼翼地将虫子夹了出来,是一只完整的蟑螂。随后,医生对患者耳内进行了进一步消炎及清理,以保证耳内不会存在蟑螂的断腿、断须等物。
“我家里一直有蟑螂,打算节前彻底消杀一下,于是在家里打了蟑螂药。哪能想到蟑螂会钻进我的耳朵里,可能它确定这里一定没有杀虫药。”男患对医生说。
“小咬,该交房费呀”
耳朵里“咔咔”折腾24小时
“这几天小咬儿挺多,昨天来了一名老人,钻进他耳朵里的小咬已经折腾24小时了。”董医生说。
老人已经退休,天天在江边遛弯儿。前天晚上,老人感觉耳朵里一直有“咔咔”的声音。董医生介绍说,小虫只要钻进耳朵里就会在鼓膜上爬动,声音会放大千百倍。在坚持了一天后,老人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在老人耳内发现了一只已经死掉的小咬,这只小咬在耳朵里折腾了一天一夜后才死了。但取出来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小虫腐烂后会引起发炎感染,诱发耳道内的炎症。
“耳朵里终于清静了,小咬在我耳朵里呆了一天一夜,它该交房费呀。”老人看着医生取出的小咬自嘲地说。
“平均每天取一虫”
医生提醒:秋天虫多应注意
“刚才这名患者,耳朵里进了一条小虫,看照片挺吓人,实际上非常小,是用酒精麻醉后通过仪器将虫吸出来的。”董周威指着电脑上的照片说,秋天虫子比较多,钻进耳朵里比较常见,现在平均每天都能收治一例虫进耳朵的患者。
医生介绍,虫子进耳内后,可以先将耳朵压低,用手电或手机照耳朵外面,利用虫子自有的趋光性,让它自行爬出来。切不可尝试自行取出,因为这样做会导致虫子再向耳内爬,也可能导致自行捅破鼓膜。如果夹出半个虫子就更麻烦了,另一半虫尸会在耳内腐烂发炎。如果虫子在耳内“作妖”太严重了,可以用少量的酒精将虫子麻醉或滴入少量香油限制虫子爬动,第一时间到耳鼻喉科就诊将虫子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