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日明
“我?痛风?”18日,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市民小李看着诊断一脸不解。要不是在网上查了相关症状,自己的情况都符合,他甚至要怀疑医院的诊断错了。因为他刚刚28岁,平时极少外出吃喝,没想到也得了痛风。“不是说喝啤酒吃海鲜才痛风吗?”小李问。该科主任、医学博士冷蕾表示,动物内脏,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及饮酒固然都是痛风的高危因素,但高糖也同样高危。
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患病人数约为1.7亿人,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其中男性为24.5%,女性为3.6%。青年男性(18至29岁)的患病率高达32.3%,显示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一天三四瓶可乐
小伙果糖摄入过多得痛风
“我这个痛风啊,真是痛疯了……”说起痛风,小李的感觉是刻骨铭心。他的体重比较大,约170斤左右,28岁不烟不酒,相亲时也以“无不良嗜好”为标榜。只是饮料喝得多,每天至少3瓶,多的时候达到五六瓶,基本上处于用可乐当水喝的程度,但这在小李看来不算毛病。
不久前,小李在赶地铁时摔了一下,他当时并没有太在意,而后才发现关节出现疼痛。身体不舒服了,当然要用可乐“安慰”自己,但是这次的“安慰”效果似乎不佳,于是小李选择了就医。最初,小李是去骨科就诊的,在进行全面检查时发现尿酸值达到了550μmol/L,严重超过正常值400μmol/L,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才转到了内分泌科。
该科主任、医学博士冷蕾表示,痛风全称为痛风性关节炎,除了高嘌呤食物以外,长期果糖摄入过高,加上体重过大,都是导致其尿酸值飙升的原因。在追问既往病史时医生发现,小李经常晚上打游戏、看手机,直到后半夜才睡觉,虽然不喝酒,但并不影响他吃外卖。长时间久坐、高果糖、生活不规律,导致小李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痛风。
每百人中有14名痛风患者
其中三成是年轻人
“在门诊,年轻的痛风患者还是不少的,基本每10名痛风患者中就有3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高嘌呤、高果糖食物、过量饮酒、运动量少、饮水少以及突然着凉等多种原因导致这一疾病正在年轻化。”冷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患病人数约为1.7亿人,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其中,18至29岁的青年患病率高达32.3%。
有专家表示,资匮乏年代的“罕见病”,而今正变得愈发常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及高嘌呤食物明显增加,国内不仅高尿酸血症、痛风患病人数呈增加的趋势,患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
同济医院从2010年至2019年有一项研究,对当地732527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至39岁年龄段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10年间由22.5%增长到了40.1%,近乎翻倍,是所有年龄段中发病率增长最为迅猛的。
另有研究发现,在过去的近10年间,痛风发病率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从2013年到2018年,痛风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下降了4.14岁,发病年龄小于30岁的早发型患者在整体患者占比提升了12%。
男女发病比率8:1
4个原因让痛风“偏爱”男人
“我们喝酒时坐一桌,8个男人中有3个痛风患者,也包括我。而生活中,女性患痛风的就比较少见,也许是我们男人喝酒多的原因吧,看来戒酒限酒已经势在必行了。”在该科住院的患者刘林(化名)告诉记者,他患痛风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病情时好时坏,有时候突然就疼起来,走路都困难。
有统计数字显示,2020年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达14%,其中男性为24.5%,女性为3.6%,基本上9个患者中,有8名男性,只有1名女性。对此,冷蕾介绍,因为生理、血尿酸水平以及生活、饮食习惯4个原因,导致痛风这一疾病更加“偏爱”男性。
首先是生理特点。男人比女性更容易发胖,而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男人含有更多的雄激素,雄激素会抑制尿酸从肾脏的排泄,导致体内尿酸含量增加,这是引发痛风的诱因。
其次是血尿酸水平。一般而言,男人平均比女性高出20%的血尿酸水平,这种差异在青春期之后开始加大,而尿酸保持在高水平是痛风发作的关键因素。尿酸高达500以上还不发病的人固然有,但毕竟不是大多数。
第三就是饮食习惯。在普遍的认知中,男性在就餐时更喜欢吃肉,而且喜欢吃肝脏、内脏等食物,尤其是受“吃哪补哪”等不科学理论的影响,让更多男性在用餐时喜欢吃“腰子”这样的食物,这无疑加大了身体代谢的困难程度。
第四就是饮酒。饮酒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并降低尿酸排泄,会增加痛风的风险。此外男人的肌肉量更高,代谢率也更高,因此尿酸产生的量也会更高,所以男人更容易痛风。
如何避免痛风频繁发作
医生:不痛时最关键
“最初,我的痛风犯起病来还‘有时有晌’,痛了住院,好了就上班。而现在几乎连上了,痛的时间更长,好不了几天就接着痛。”刘林说。对此,医生表示,痛风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而控制痛风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在不痛的时候。
“其实,痛风的最佳治疗时期是在不疼的时候。”冷蕾表示,临床经常能看到,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来医院住院,对于医生的话满口答应,而急性期过了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痊愈了,停止了用药,也不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到再犯病时就抱怨医生没有将他治好。“医生落点埋怨是小事,但是患者的病情随着反复发作而越来越重,发病越来越频繁,这就令人遗憾了。”冷蕾说。
冷蕾介绍,痛风和体内的尿酸息息相关,在急性发作期,治疗重点在抑制炎症反映,而治疗痛风的关键并非仅在疼痛发作时,无痛阶段对尿酸的控制也很重要。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目的是控制血尿酸水平,降低急性关节炎发作频率,溶解痛风石,有助于缓解肾功能不全,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医生说
预防高尿酸指南
首先,应限制高嘌呤、高果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注意摄入足量新鲜水果、蔬菜。水果和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多酚、维生素C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其次,要适量多饮水,通过促进排尿促进尿酸排泄。
再次,控制饮酒,少喝嘌呤含量高的啤酒、黄酒等,控制乙醇摄入量,另外还要减少吸烟量,最好戒烟。
最后,坚持适度运动,避免超重和肥胖,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