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能打开所有小区道闸实现“出入自由”

万能遥控器看似方便 不当使用者将被追责

字数:875 2025年08月14日 时事

  据媒体报道,巴掌大小的万能遥控器近期在网络平台公开售卖,号称能打开所有小区道闸、卷帘门甚至学校大门,实现“出入自由”。部分商家借机牟利,公然售卖并演示破解效果,此类工具泛滥引发社会关注。
  私自生产涉嫌刑事犯罪
  此类万能遥控器具备对小区道闸、学校门禁等系统的破解、控制功能,这类工具的出现,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共管理秩序,更对社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近年来,因非法生产此类具有侵入、控制功能的设备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屡见不鲜。
  郭某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设计并生产出一种具有射频对拷功能的遥控器,其未经授权便能轻松获取停车场道闸系统的控制信号数据,从而轻松开启车闸,逃避停车费。随后,郭某对该类遥控器进行生产销售,刘某从郭某处购进遥控器后加价在网络店铺售卖,并将部分产品批发给芮某,非法获取利益20余万元。法院审理后最终认定,郭某、刘某、芮某提供专门用于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工具,情节严重,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以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分别判处上述三人有期徒刑三年,适用缓刑,并处相应罚金。
  平台和销售商都需担责
  对于销售商而言,电子商务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
  除销售商外,网络购物平台作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对平台内商品的合法性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若对万能遥控器的销售和相关内容发布放任不管,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理,平台自身将面临多重法律风险,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当使用者面临法律责任
  据专家介绍,不当使用万能遥控器可被追究侵权责任。因为使用者往往会对小区物业、停车场管理方、学校等第三方造成损害,使用者及相关生产者、销售者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
  当使用者利用万能遥控器破解各类门禁等系统,导致物业方的设施损坏、管理成本增加,或因秩序混乱造成第三方人身、财产损失时,受损的物业、学校、其他业主等非直接购买者,均有权向使用者、生产者及销售者主张赔偿。据《北京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