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冰城秋韵

字数:3,051 2025年09月12日 副刊


  
  □郭禄 张利
  说起哈尔滨,人们总先念起冬日的冰雕雪砌,那是刻在世界记忆里的一绝。殊不知秋风掠过松花江时,这座城正抖落一身绚烂,藏着甚至比冰雪更细腻的美。
  冰城的秋,是秋高气爽的透彻。天空蓝得像洗过,风里裹着清冽,催熟了糖槭的金、原野的丰饶,万物在阳光下舒展着成熟的模样,把浪漫写成了铺向远方的画。
  
  沃野流金
  一畴粮浪接远川
  金秋时节,哈尔滨的城乡大地早已换上五彩盛装,在沃野上铺开壮阔的篇章。
  好山好水环抱着黑土良田,寒地黑土凝着日月精华,让这片土地成了绿色有机的宝藏,宽阔田野采尽天地灵气,把整个秋天酿成了金色的海洋。
  走进田间,秋的喜悦便扑面而来,无边的金浪是最动人的景致: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风过处掀起金色波浪;稻浪翻滚如满地碎金,晃得人睁不开眼;大豆“啪”地裂开荚,胖嘟嘟的豆粒争先恐后跳出“妈妈的怀抱”,急着瞧这金秋盛景。
  立秋一过,田野的五彩斑斓徐徐铺展开来。沉甸甸的稻穗铺成金浪,风一吹就晃悠悠地荡;高粱举着红穗子,连成一片热闹的霞;豆子鼓着圆荚在秆上轻摇,谷穗、玉米也都饱满得低着头,黄的、褐的、红的,在太阳底下闪着光。每一寸土地都浸着熟了的香,每一株庄稼都透着实打实的喜悦,满眼都是丰收的实在景致。
  场院里更是成了金色的海洋。脱粒后的谷子堆成小山,阳光照在上面,泛着绸缎般的光泽;玉米被编成辫子,挂在屋檐下,一串串垂落,像天然的屏风;大豆装在麻袋里,鼓鼓囊囊地排在墙角,等待着被磨成豆浆、做成豆腐。孩子们在谷堆旁追逐,抓起一把谷子撒向天空,金粒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又落回大地,也落在他们沾满泥土的笑脸上。
  晨露还凝在稻叶尖时,黑土地上的丰收序曲已悄然奏响。风里裹着谷物的甜香,阳光把每一寸土地都镀成金箔,五谷争艳,遍地金灿灿,走到哪,都是丰收在诉说故事。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体验大自然的温暖和关怀。
  
  层林尽染
  一城秋彩撞眸来
  领略“尔滨”的秋天,便知何为一场盛大的色彩狂欢。
  推开窗,最先撞进眼里的是天的蓝。那种洗过似的透亮,衬得楼下老榆树的叶子愈发金黄,像无数小巴掌拍着阳光;隔壁楼的爬山虎早红透了,顺着墙蜿蜒成一片火焰,窗沿的菊花开得正旺,成了这亮色里的俏皮点缀。
  走上街头,色彩便漫成了河。银杏把路铺成金色隧道,风一过,叶子打着旋儿落下,踩上去沙沙响;枫树更泼辣,红得发紫的叶子挤挤挨挨,抬头看,像头顶着一片燃烧的云。
  进入公园,色彩成了活的。哈工程的枫树林是顶热闹的打卡地,深红、橘红、浅黄的枫叶争抢着枝头,姑娘们举着手机转圈圈,裙摆扫过满地碎金似的落叶。太阳岛的秋更显开阔,白桦树的枝干托着金黄的叶,沿着湖边连成一片,风吹叶子飘进水里,像无数小船载着阳光漂向远方。
  往城郊去,色彩泼成了海。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晕染在蓝天之下,比春日繁花更热烈。最妙的是那些“混血”的林子,半黄半绿的柞树叶、半红半紫的山荆子叶,与深绿的云杉、金黄的椴树挤在一起,远远望去,红的像燃烧的火焰,黄的如堆叠的碎金,绿的似温润的碧玉,五色交织着漫过山坡,连岩石都被染上几分灵动,这便是独属于哈尔滨的“五花山”。谁说秋日胜景只在江南?这冰城郊外的山色,早已美得惊艳了时光,丝毫不输那盛名在外的香山。
  从窗台上的一抹红,到街头的一路绚烂,再到山间的一片泼洒,“尔滨”的秋把色彩揉碎了、铺开了,让每个角落都藏着惊喜。这哪里是秋,分明是大自然提着画笔,在北国大地上办了一场永不落幕的色彩派对。
  
  特产藏岭
  一筐山珍味美鲜
  要说秋天最地道的滋味,还得看餐桌上的山珍。特殊的地理与气候,让哈尔滨孕育出不少响当当的东北特产。
  深秋的山林像百宝箱。腐木上,木耳舒着半透明的黑瓣,沾着晨露颤巍巍的;榛子树上,褐红果壳鼓着圆肚子,藏着一汪油润的白;云杉枝上,松塔坠成绿灯笼,鳞片里裹着油亮的黑珍珠;最惹眼是桦树林下的棒蘑,胖乎乎的菌伞顶着白霜,一丛丛站成小队伍,仿佛风一吹,就能抖落出满筐珍宝。
  城里来的人们,刚进山口就被卖筐的摊位拦下,挑个柳条编的小筐挎在肩头,瞬间有了采山的模样。穿运动鞋的姑娘蹲在倒木旁,指尖捏着木耳轻转,生怕碰掉那层晨露;戴草帽的大爷举着长杆打松塔,“咚”地一声坠在腐叶上,松子滚出来;结伴来的阿姨们专找榛子树,一边扒拉枝条一边唠:“这颗饱满!”“你看我这筐,够炖两顿肉了。”
  最能集齐山珍精髓的,当属“冰城山珍砂锅”。本地采的榛蘑、鸡腿蘑、白口蘑泡发洗净,与泡软的黑木耳、撕成条的干豆角同入砂锅,添上井水,旺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咕嘟……咕嘟……”的声响里,菌菇的鲜、野菜的清、干货的醇渐渐融在汤里,汤色清亮却浓得化不开。一口下去,鲜而不腻,汤菜相融,既能登高档宴席压桌,又能在寻常人家暖胃。把山珍的精髓全锁在了这一煲里,带着山野的鲜,炖进汤的浓稠,舀一勺浇在米饭上,连吃三碗都觉得不够。
  
  果蔬竞艳
  一品香甜满腮边
  哈尔滨的秋天,是果蔬酝酿饱满滋味的时节,田间枝头的果实早已攒足了劲儿,把秋日的馈赠长成了最诱人的模样。
  沙果攒成一簇簇,红得发亮,像无数张小姑娘的脸蛋在叶间笑;青李子躲在枝叶后,果皮透着翡翠般的光,摘一个咬开,酸溜溜的汁水直冒。葡萄藤下紫莹莹的巨峰像一串串饱满的玛瑙,青绿色的阳光玫瑰裹着一层薄薄的果粉,沉甸甸地坠弯了藤蔓;红扑扑的苹果透着光泽,摘一个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花盖梨带着淡淡的红晕,秋白梨则是蜡黄的底色,一个个挤挤挨挨地挂满枝头,凑近了能闻到清甜的果香。
  双城的西瓜,圆滚滚的身子裹着深绿浅绿相间的条纹,皮儿薄得仿佛一掐就能出水;阿城的香瓜,披着金黄或淡绿的外衣,轻轻一碰,那股子香甜气就直往鼻子里钻。
  蔬菜地里,翠绿的黄瓜顶着头嫩黄的花,弯着腰挂在架上;紫得发亮的茄子像小灯笼似地垂着;红彤彤的西红柿缀在枝叶间;南瓜把藤蔓压得弯弯的,橙红的大个头蹲在地上;吊瓜像绿色的长棒垂着;冬瓜裹着白霜。圆的、长的、胖的、瘦的,把田垄装点得热闹非凡。
  此时正是体验采摘的好时候,约上家人朋友钻进果园,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亲手采摘瓜果,玩得开心,吃得放心,感受田园慢生活,享受劳动过后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灶烟绕巷
  一屋烟火暖人间
  秋意一浓,“尔滨”街巷里的烟火气就从胡同深处的灶台、窗棂里漫出来,使整座城都弥漫着暖乎乎的味道。
  早点铺的蒸气混着秋林大列巴的麦香飘得老远,金黄酥脆的表皮,带着焦糖色的纹路,内孔里藏着发酵后的微酸,混着葡萄干的甜,咬一口满嘴都是扎实的香。隔壁柜台的红肠冒着油光,切开时肥瘦相间的纹理里渗着肉汁,蒜香混着烟熏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到了饭点,寻常人家架起铁锅,炖上秋腌的酸菜裹着五花肉,正咕嘟冒泡飘溢着油香。撒把粉丝进去,吸饱了汤汁后变得滑溜溜的,夹一筷子送进嘴里,酸香里带着肉的醇厚,暖得从喉咙一直热到胃里。
  小巷馆子的铁锅炖鱼更有滋味。活蹦乱跳的江鱼收拾干净,和豆腐、玉米、茄子一起扔进锅里焖着,鱼皮焦香,鱼肉嫩得一抿就化,配菜吸足了鱼的鲜和酱料的咸,连锅边贴的玉米饼子都浸满了汤汁,底边烤得焦脆,咬一口能尝到粮食的甜。
  要想换个口味,临街的西餐厅是很好的去处。古典音乐顺着晚风飘出来,红菜汤冒着热气,罐虾刚从烤箱里端出来,虾仁裹着奶油酱,弹嫩里带着奶香,每一口都觉得熨帖。
  其实,“尔滨”的秋味不用刻意寻找,她就像一首深情的诗,一幅绚丽的画,一曲动人的歌。她藏在早市新摘的秋白菜里,躲在江边沙滩上的鹅卵石缝中,裹在傍晚归家者肩头的晚风里……
  当街旁柳枝从油绿渐染鹅黄,当第一片叶子落在中央大街的面包石上,当糖炒栗子的香气第一次漫过闹市,你该知道:“尔滨”的秋天正悄悄向你走来。
  “尔滨”的秋天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