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到“尔滨” 登记结婚去

“文旅流量”带火“甜蜜流量” 外地新人扎堆在哈领证

字数:1,796 2025年09月13日 都市圈
  新人身穿古装举行仪式。
  一对新人开心领证。


  □实习生 魏邑旬 本报记者 李玥
  9月12日,从新疆远道而来的新人王思途、张曾平在松花江索道上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随后在江上城堡现场办理了结婚登记。
  今年5月10日,婚姻登记开始实行“全国通办”,让有情人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真正实现了“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记者从哈尔滨市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国通办”实行后,每天都有多对外地新人来哈市领证结婚。今年七夕当天,截止到15时,全市共有1008对新人登记结婚,创下近四年同期最高。而这千余对新人中,双方均非哈市的有200对,一方非哈市的有343对。来哈尔滨登记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别为:辽宁、吉林、海南。
  外地人在“尔滨”登记
  各有各的“甜蜜故事”
  “我们是在去年冬季来哈尔滨旅游相识的,当时觉得缘分很奇妙。”王女士告诉记者,在哈尔滨旅游的那几天,他们组了个临时“CP”,拼车、拼饭,分享攻略,互相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回到家乡后两个人就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这次结婚登记特意将登记点选择了这座“爱的起点”的城市,也来看看秋季的哈尔滨有多美,希望今后的婚姻幸福长久。
  “我和我爱人都是在哈尔滨读的大学,毕业后,我们选择留在这里,这座城市见证了我们拼搏努力的青春岁月。”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户籍在河北、他爱人的户籍在辽宁,年初做好了请假回老家登记的准备,“全国通办”为他们省去了“为爱奔波”的辛劳。
  道里区婚姻登记科科长褚雨飞表示,以前婚姻登记必须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的规定,多年来让外出工作、生活学习的人感到不便。实行结婚登记“全国通办”后,没有了户口簿的“绑定”,个人被赋予更充分的婚姻自主权,这几个月从实际办理情况看,也有不少新人是特意从外地赶到哈尔滨,因为过去个人的经历、以及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向往,将这里选做“婚姻的起点”。
  婚姻登记牵手文旅
  哈尔滨解锁“城市地标颁证”
  今年5月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哈市通过“极简办理、特色场景、个性定制、持久服务、一站式体验”五大创新举措,彻底打破传统登记模式,用5分钟极简办理程序,以城市地标特色场景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以个性化定制体,以颁证、婚礼一站式服务替代奢华婚礼引领文明新风。
  “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做了‘减法’,而我们婚姻登记机关在做‘加法’,为当事人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哈尔滨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创新构建“全域式”婚姻登记场景体系,在香坊区黛秀湖公园、松北区太阳岛景区、中央大街国际旅游服务中心、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设置景区婚姻登记处。又推出龙塔、极地公园、省民族博物馆等特色巡回登记点,拓展文旅体验新场景、新模式,在百年冰城地标的见证下,领取专属于新人的浪漫小红本。
  香坊区民政局婚姻登记科科长许乃琪告诉记者,黛秀湖公园婚姻登记处从投入使用以来,就因为周围风景秀美,各类精巧的雕塑小品,迅速成为“网红”婚姻登记处,甚至在网络上还有专门的“黛秀湖登记攻略”。每天网上投放的20多个预约登记号,基本几分钟之内就“秒光”。在今年5月20日、5月21日两天,共有300多对新人在这里登记结婚,这其中有近一半都是外地新人。
  “甜蜜流量”
  或变“甜蜜经济”
  “景区领证”已经从个别浪漫选择,扩展为一股新兴消费潮流。随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持续推行和年轻人对仪式感需求的不断升级,正催生出一条覆盖婚庆服务、旅游消费、文化体验的完整产业链,或将成为拉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新人熊先生为记者算了笔账:一对外地新人来哈尔滨结婚登记,基本都要停留三到五天,住宿、吃饭、市区交通的费用最少3000元,登记还要有化妆、跟拍、装扮服饰等,这些也最少需要1000元,这还没算门票和往返机票、火车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六成左右年轻人选择在领证时邀请跟拍,用影像定格这一神圣时刻。美团显示,哈尔滨目前跟拍结婚登记的摄影价格在500元左右。
  哈尔滨中旅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工作,规划设计了多条“新人蜜月游”线路,与传统跟团游不同的是,利用文化地标IP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甜蜜场景,可以安排专属旅拍摄影师,提供婚庆元素的玩偶、手办。
  “婚姻登记处落户景区,是所在地进一步丰富婚恋服务场景的新探索。”哈尔滨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打造“婚庆+文旅+服务”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新人的仪式感和满意度,努力将“甜蜜经济”从单一节日消费,升级为涵盖婚恋服务、旅游体验、文化传播的综合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