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述波)秋分至,天渐凉。根据哈市2025至2026年度城市供热动员大会部署,明确全市各供热单位须于10月10日启动系统热态试运行,10月20日正式开栓供热,以保障市民温暖过冬。“热态试运行是否等于提前供暖?期间室温能否达标?”针对市民关注的问题,23日,记者采访了哈市供热主管部门及业内专家。
热态试运行
正式供热前的“预演”
“10月10日开始热态试运行,是不是家里提前来暖气?”市民王先生提出疑问。哈市供热主管部门相关人士解释,热态试运行并非立即达到正式供热室温标准,而是供热系统正式开栓前的全面“带热演练”。具体而言,供热单位按正式标准启动热源,加热管网循环水至一定温度并使其在系统内循环,而非以提升室温为首要目标。
中国华电集团哈发供热公司总经理吕春先介绍,热态试运行需热源厂点火,缓慢加热锅炉内的水或蒸汽,避免温度骤变对管网造成热应力冲击。加热后热水经一次管网、换热站、二次管网流向居民小区及楼栋,期间供热单位重点排查管网跑冒滴漏、阀门泵站运转等问题,同时排出管道积气,检验用户室内采暖设施是否畅通。“热态试运行是供热系统从‘冷备’转‘热备’的必要阶段,旨在确保正式供热时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热态试运行≠开栓供热
20日才是室温达标日
热态试运行期间,室温能否达20℃?哈市供热管理部门及热企负责人表示,热态试运行期间的室内温度通常不会,也不要求达到采暖期规定的室温20℃以上的标准。因为热态试运行的核心目标是系统调试和故障排查,而非保障末端室温。供热单位需要控制系统温度和水压,逐步提升,重点在于观察系统整体运行参数是否稳定,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热态试运行期间热量分配不均,在系统初步循环阶段,距离热源近的用户可能会感到明显温热,而远端或系统循环尚未完全顺畅的用户可能仅感觉到暖气片稍有温度,甚至无明显感觉。
在热态试运行期间,市民如果发现家中暖气片逐渐有了温度,但室温并未显著升高,或者邻居家热而自家不热,无需过分担心。“这正说明供热系统正在逐步激活和调试中。此时居民应留意观察自家采暖设施有无异常,如漏水、局部不热等,并及时向供热单位反映,以便在正式供热前完成检修。”该负责人表示。
提前“带压”测试
保障按时达标供热
“热态试运行时管线已有热水循环,为何不直接开栓?”“有必要热态试运行吗?热态试运行的10天能对整个供热期起到啥作用?”采访中,有不少市民关心此类问题,对此,哈市供热主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热态试运行作为连接供热准备与正式供热的“桥梁”,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开栓以后供热的质量和稳定性。
吕春先表示,“供热热态试运行益处诸多,这项工作可以提前暴露并消除供热中的隐患,通过带温带压运行,能够将管网中隐藏的漏点、堵塞、设备故障等问题提前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只有在系统受热膨胀、压力变化时才会显现。利用热态试运行期进行抢修,远比在严寒正式供热期再手忙脚乱地处理要主动和高效得多。另外,热态运行为供热单位提供了宝贵的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如不同工况下的流量、压力、温度分布等。据此,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运行策略,实现水力平衡,确保正式供热时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合理地输送到千家万户,减少近端过热、远端不热的‘冷暖不均’现象。经过热态试运行的充分‘预热’和调试,整个供热系统各部件达到了热稳定状态,设备磨合更加顺畅。当10月20日法定开栓日到来时,系统可以平滑过渡,迅速提升至满负荷运行状态,缩短用户等待室温上升的时间,实现‘按时达标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