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妈妈生病不必硬扛,科学用药可兼顾母婴健康。
哺乳期用药通常依据安全程度被划分为L1、L2、L3、L4、L5五类,其中L1、L2类药物被证实对母婴安全,可优先选用:
L1、L2(安全):如头孢类抗生素、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胰岛素等。这类药物进入乳汁的量极少,不会对婴儿造成显著影响。
L3(中等安全):如部分降压药(氨氯地平、地尔硫卓、呋塞米等)、部分抗抑郁药(米氮平、度洛西汀、安非他酮等)。这类药物需经医生、药师评估病情与用药利弊,必要时调整剂量或监测婴儿反应。
L4(可能危险):如利巴韦林、可待因,这类药物有明确证据对婴儿有害,但在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时,需医生、药师评估,若利大于弊方可使用。
L5类(禁用):如化疗药物、放射性药物等。有研究证实这类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哺乳期应绝对避免。
专家提示,不必硬扛病情,通过科学分级、主动沟通医生、遵循操作规范,完全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继续为宝宝提供珍贵的母乳。2025年《孕妇儿童用药指南》明确提出,多数疾病可通过调整用药剂量或选择替代药物维持哺乳。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