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女士向记者展示父母看的直播间。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警示,指出一些不法商家频繁设置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陷阱,尤其是通过私域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和销售欺诈。与传统的公域直播不同,私域直播往往通过微信群将老年人引导到特定的直播间,这些直播通常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观看内容。私域直播将信息传播限制在一个可控的小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容易避开监管。
入群领鸡蛋作饵
利用老人贪小便宜心理引流
“一开始是在群里听讲座、答题领红包,后来就是在群里的带货直播间看各种‘狗血’剧情,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近日,北京市民江女士告诉记者,自己72岁的父母最近常常沉迷于在微信群里的各种直播间购买商品,包括保健品、三无化妆品等。“我母亲最初进群,就是贪小便宜想领鸡蛋。”江女士回忆说,自己母亲在某次出门买菜时看到了“新客户进群1元钱给10个富硒鸡蛋”的广告,便扫码进了群。进群后,起初只是一些几毛几分的小红包在群里刷屏,老人们抢得不亦乐乎。没过多久,群里开始推送“健康讲座”直播链接,号称“听讲座学习知识,答题就能领红包”。山东的白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父亲天天在微信群中的直播间答题,一天能领1—2元的红包”。
“进群只是第一步,留住客户才是关键。”一位曾从事过该行业运营及销售培训工作的业内人士透露,这类群聊有着一定的“运营套路”:通过定期在群内发布健康养生内容、小额红包来维系群成员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后续推销的成功率,工作人员也会根据客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和在大群内的活跃程度,筛选一部分“高质量客户”拉进小群。“针对这些‘高质量客户’,我们还会进一步派‘指导老师’定期跟踪其情况,其间会搭配销售产品,引导客户复购产品。直到客户没有消费能力,或者子女介入,我们才会放弃该客户。”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直播“花式卖货”
“中字头”旗号让老人深信不已
将老年人成功拉入群聊后,各类“花式卖货”粉墨登场。在江女士向记者展示的群聊记录中,几乎隔两天就有一场以带货为目的的直播。多位采访对象表示,这些微信群中的直播间存在非常多不规范的营销套路。
“有主播说自己售卖的是‘中供集团’的产品,在推销过程中频繁使用‘中字头’等字眼,宣称自己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正规公司。”白女士说,家里老人特别信赖这些字眼,购买的时候毫不犹豫。然而,记者在天眼查以“中供”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并没有符合上述宣传的企业。
这类卖货往往抓住老年人对健康极度关注的心理,售卖各种保健品。“我父母之前在这些群里买过全鹿大补丸、羊奶粉、山药红曲粉等保健品,还有富硒蔬菜、富硒鸡蛋、富硒水等产品。”江女士表示,父母在群里买的全鹿大补丸都快吃完了,她才发现包装盒上有特别小的字体写着“三高人群禁用”,存在标识不醒目的问题,商家也未做特别提醒。
还有直播间甚至以“狗血剧情”来吸引老人的注意。“有段时间,我父母还抱着手机沉迷于微信群里的各种‘剧情直播’,诸如‘老婆出轨,亏本甩卖其美容院化妆品’‘父亲在中缅边境有金矿,直播间给老人们谋福利低价出售9.9元小金条’的夸张剧情数不胜数。”江女士说,尽管这些剧情看起来十分荒谬,但自己父母仍然多次购买,直播间的产品也销量不菲。
线下工作人员称
私域直播群55岁以上才能进
家住上海宝山区的王女士不久前看了一场私域直播后,购买了10盒宣称对肠胃有益的益生菌产品。没想到,因为这10盒益生菌,王女士遭到了家人的埋怨。王女士找到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在王女士观看的私域直播里,主播大力宣传一种益生菌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随后,执法人员来到了王女士线下提货门店展开调查。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后最终认定,王女士购买的益生菌产品仅是普通食品,并非药品或保健食品,直播中宣称其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属于虚假宣传。
老年人为什么会轻易相信这些看似“优惠”的直播呢?近年来,一些私域直播平台用“免费送鸡蛋”“领红包”等方式在社区周边快速搭建微信群。这些群里的老年人一开始只是为了拿到免费的鸡蛋或者红包,渐渐地却被带入虚假宣传的直播中。
上海王女士所观看的私域直播间名为“国科优选”,记者在地图上搜索国科优选在北京地区的门店,发现在半径30公里的范围内就有近30家。据了解,这些门店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老年人拉入专门的私域直播微信群,并通过群内不断转发直播链接,鼓励老年人观看直播。
记者随机挑选了国科优选位于北京的6家门店,尝试加入这些门店私域直播微信群,但都被拒绝了。只有国科优选朝阳区劲松店工作人员给出了一个解释:“我们公司有规定,要求55岁以上的人才能进群。”
成消费投诉热点
老年群体更易成被侵害目标
今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老年消费陷阱、私域引流营销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和面向广大受众的公域直播不同,私域直播在直播主体资质审核、直播内容的合规性审查、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用户数据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其监管都更加模糊,更容易规避法律审查。”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彭超表示,这让信息获取能力、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的老年群体,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目标。
“私域直播涉老违法犯罪常跨地域开展,必须推动多部门跨省联动,才能形成打击合力。”彭超表示,在监管中,还需压实平台责任,可要求提供直播技术、小程序服务的企业履行必要的审核义务。家庭内部的陪伴与支持同样重要。“子女应常与老人沟通,帮助老人提升信息识别与维权能力。如若发现老人受骗,则应第一时间协助留存证据,陪同协商或向消协、监管部门投诉。”
据央视新闻网、《中国工人报》报道
上海王女士的微信群截图及购买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