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订单量攀升 不只因为“酒”

“包时代驾”“商务代驾”需求增多,彰显城市活力

字数:2,647 2025年10月20日 特别报道

 餐饮机构增设场景吸引游客,代驾订单高峰时段在拉长。
  代驾李师傅称现在活儿明显多了。  
  客人不仅自己叫代驾服务,“代叫”的订单也在增加。  
  □本报记者 李佳琪 文/摄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哈尔滨消费数据亮眼,其中,代驾订单量跻身全国十强,排名紧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e代驾数据显示,近年来,哈尔滨代驾订单量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近期加速”态势,特别是在节假日、文旅旺季,订单量更是居于全国前列。
  代驾订单量居高,绝非是单纯的“酒后安全刚需”体现,更是城市消费活力的“晴雨表”。
  在哈尔滨,代驾服务正悄然融入城市生活场景,呈现出多元化需求脉络:文旅体验中,游客青睐以“包时代驾”的方式悠然探访景点、寻觅地道美食;商务往来间,跨城会议与客户接待的代驾需求持续而稳定。这些变化,不仅是城市服务升级与消费活力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城市繁荣与文旅魅力的深度共振。
  高峰时段拉长
  全年订单量上涨
  “来店吃饭的顾客多,叫代驾的人也多,经常有代驾师傅进店发推荐卡片。”店主李明发告诉记者,他的门店距离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很近,再加上店面“百年老字号”的底蕴很有号召力,因此很多市民游客逛完街区后直奔店内用餐。“吃熏酱配酒很有滋味,一些开车的客人喝完酒后,就叫代驾回家或者酒店。”李明发告诉记者,“据观察,今年叫代驾的客人数量大约上涨了30%。”
  李明发将这些归功于城市文旅的蓬勃发展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持续焕新。在他看来,街区不断推出的文化“花活儿”,为像他这样的沿街店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更深层次的改变在于,哈尔滨文旅业整体持续升级,带动商家主动提升经营意识:优化消费场景、打造打卡景观、挖掘品牌文化,并通过持续推出新品,让顾客的每一次光临都充满新鲜。“这不仅是单一店铺的经营之道,更是哈尔滨以文化赋能商业、以诚意留住人心的生动缩影。”
  从菜品品质到场景营造,近年来,哈市餐饮行业实现全方位升级。餐饮机构推出主题文化,为客人提供沉浸式用餐体验,无形中延长了消费时长,提升了代驾需求的黏性。e代驾数据显示,哈尔滨夜间服务时段明显拉长,“深夜档”订单占比持续提升。过去,代驾订单的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20时至22时;如今,这个高峰时段明显向后延长,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延长至24时已是常态。
  “前几年,晚上11点左右基本就没有几个订单了,尤其是到了冬天,订单更少。现在不一样了,夏季有时要忙到下半夜,冬天晚上11点后饭店里客人仍然不少,我们都舍不得下班。”干了6年多代驾的赵师傅告诉记者,现在不仅订单高峰期时段拉长,叫代驾的集中区域也多了。“过去,大家主要集中在香坊区幸福路、南岗区黄河路、道外区草市街、道里区‘河字片’等餐饮机构相对集中的‘老街区’。现在,‘选择’更多了。这几年,哈尔滨开了不少饭店,一些街区还出现了饭店扎堆现象,很多饭店都在网红街区、景区附近,不愁没有活干。”赵师傅称,现在客人不仅是自己叫代驾服务,而且“叫多名”代驾和“代叫”的订单也多了,明显感受到餐饮行业对代驾需求的拉动作用。
  深度漫游兴起
  “包时代驾”订单增多
  驱动冰城代驾订单增长的早已不局限于餐饮消费。
  一种“包时代驾”形式的哈尔滨深度漫游正悄然兴起。“双节”期间,李强师傅承接了10单游客的包时服务。“我们不仅是驾驶员,还成为游客探索这座城市的‘流动向导’。”这种服务的升级,正是哈尔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体验”深化转型的体现。
  “现在的游客把旅游玩明白了,自驾来哈尔滨,找代驾司机领着他们深度游览城市。”李师傅说,哈尔滨旅游场景越来越丰富,可选择性多,但毕竟游客的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喜欢找本地人“过滤”出精华景点,同时深度体验一些“小众”打卡目的地。代驾司机能为他们提供定制化服务,可谓是一举多得。
  “今年,选择包时代驾的游客很多。去年‘十一’时我两天能接到一单,今年这个长假像这样的订单天天都有。”李师傅表示,除了选择包时的游客,一些游客还选择包天服务。“十一”前,他接了一单北京游客的订单,通过平台下单5天代驾服务,4天在哈尔滨深度游,还有一天去镜泊湖。“到了冬季旅游季,去酒店、餐厅接游客的订单将会更多。”
  去年入冬后,不少自驾或租车来哈的游客,因不适应冰雪路面而选择代驾服务。外地网友“陈长安”就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由于担心车辆在冰雪路面上打滑,他预约了包时代驾。代驾师傅不仅指导他们如何在哈尔滨御寒、在冰雪路面安全行车,还带他们欣赏了凌晨时分的“大雪人”,并帮忙拍下专业的旅游照。代驾师傅一路讲解了冰雕的制作工艺,还引领他们品尝了地道又实惠的冰城烧烤。“陈长安”感叹:在-18℃的寒夜里,正是这位代驾师傅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哈尔滨的温度与热情。
  如今,像这样通过“包时代驾”游览哈尔滨的游客正日益增多。e代驾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哈尔滨异地呼叫代驾的订单比例同比增长超过12%。
  李强师傅手中翻倍的包时订单,“陈长安”视频里暖心的深夜陪伴,印证着哈尔滨文旅资源的丰富度与服务温度的双重提升。当代驾师傅的路线串联起城市景观、小众街巷与特色美食,当游客从代驾服务中触摸到城市底蕴与人文热情,这座城市的文旅魅力更有了另一重鲜活的传播载体。
  城市能级提升
  代驾彰显城市活力特质
  哈尔滨日益增长的城市引力,汇聚起纷至沓来的商务交流与文化盛宴,涌动的人潮带来了多样化需求。代驾,成为观察这一变迁的微观切口——它既满足了人们现实的功能需求,也映射出哈尔滨当下动态、真实的消费图景。
  “城市之间往返开会的、商务活动后找代驾服务的,这样的订单也很多。”刘师傅告诉记者,前不久他接了一个从齐齐哈尔来哈尔滨开会的车主订单。车主告诉他,本来想自驾来回,会后朋友找他叙旧喝酒,因为第二天一早还有重要事情要办,于是叫了代驾服务。“凌晨给客户送到家,我坐早上4点多的火车回哈尔滨,啥也不耽误。”
  “场景经济”对代驾订单量增长的拉动效应也很显著。“明星在哈尔滨开演唱会多了,举办的赛事、展会也多,场馆周边找代驾的订单随之增多。”监测数据显示,明星演唱会、大型赛事及展会结束后,场馆周边3公里订单同比增长9.94%,呈现“文体+餐饮+代驾”的消费闭环。
  从远程往返的商务代驾,再到源自文体赛事的服务订单,代驾服务场景与订单量不断扩容攀升。事实上,在哈尔滨,代驾服务早已跳出“酒后刚需”的单一框架,成为串联民生服务、商务流通、文体旅消费的“隐性纽带”。
  订单量的持续攀升与服务场景的不断拓宽,从来不是偶然——它植根于城市餐饮、文旅、文体、商务等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得益于城市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更彰显着冰城经济蓬勃的内生动力与开放包容的活力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