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家的儿女只是个传说

字数:1,293 2025年11月09日 家春秋

  有一天妻子对我说:“妈这个人真是的,总当着我的面说张家的儿媳妇做饭好吃、李家的儿媳妇里里外外一把手之类的话,弄得我心里特别不舒服。”
  母亲爱讲家长里短
  总是看着别人好
  母亲这个人的脾气我知道,总是看着别人好。小时候,母亲总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到如今她还在跟人家比。有一次母亲对我说,“你的发小华子在外面挣了大钱,给他弟弟买了辆汽车;他妹妹家的孩子结婚,华子给了10万元,特别能帮衬家里人。”前不久母亲又对我说,张老太的儿子脾气特别好,每次说话都温声细气的,从没见他跟老人大声说过话。
  我原本觉得母亲年纪大了,更是习惯了这些东家长西家短的话,也就随她去。况且我们做儿女的,听听这样的话也没什么不好,见贤思齐,多学习人家的长处是好事。可是妻子已经第三次跟我说起母亲总提别人儿媳妇的事儿了,我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了。
  母亲再提别人好
  妻子没有隐忍
  母亲越来越喜欢拿我们的缺点跟别家儿女的优点去比较。她不知道人年纪大了,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她总这样比,自己也会觉得不愉快。我没有华子挣钱多,我的妻子没有张家的儿媳妇做饭好吃,她就会觉得,人家怎么那么幸运,前世修来了好儿子好儿媳,自己的儿子儿媳却一般般。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的思维定式很影响家庭和睦。母亲当着我的面提别人的优点,我虽然不高兴但还能接受,可妻子就不一样了,她会觉得母亲是在挑剔她。婆媳关系本来就微妙,这样下去更影响两个人的感情。
  我决定好好跟母亲讲讲道理,让她明白,各家儿女有各家的好,她看到的、听到的不过是人家的一个侧面。吃饭的时候,母亲果然又夸起张家的儿媳妇:“张家婆婆说,儿媳做饭特别好吃,跟饭店里做出来的一个味儿。听说她都是跟着手机上学做饭,一看那人就是个聪明人,学啥都错不了……”
  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妻子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次她没有隐忍,而是直接怼了回去:“我可没有人家那两下子!谁让您没修来好儿媳妇呢!”妻子用了“您”这个字眼,这时候可不是敬词,而是一种比较见外甚至有讽刺意味的表达了。如果以往妻子用怼人的语气跟母亲说话,我肯定要拦着,可这次,我站在妻子一边。
  比来比去
  净给自己添堵了
  我对母亲说:“妈,你以后别总拿别人的儿女跟我们比。你总拿人家的优点跟我们的缺点比,比来比去净给自己添堵了。”既然话说开了,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索性给母亲把道理讲透彻。我说:“张家儿媳妇做饭再好吃,她没有工作,不挣钱,过日子还要老人出钱帮衬。可你儿媳妇工作好,挣钱多,还总贴补你。你总说华子挣了多少钱,可是你没想到他都好几年没回来了。除了给家里打点钱,他在父母面前尽过孝吗?人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好,你也得善于发现我们的优点。天下做儿女的,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孝敬父母,没有必要进行比较。哪个做儿女的,都有优缺点。不羡慕别人,也不贬低自己,学会知足,多看自己儿女的闪光点,人才会越来越乐观,日子才会越过越舒心……”
  听完我的一番话,母亲不吭声了。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儿子,你说得对。”母亲都认错了,我便赶紧开玩笑缓解有些严肃又尴尬的气氛:“这就对了,别人的儿女只是个传说,你看不到他们真实的样子,自己的儿女才是真正的宝!”母亲听了我的话,笑了。
  □王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