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临,各地电商和快递企业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 □石宇 本报记者 王骁
“双十一”购物狂欢来袭,各类促销活动精彩纷呈,电信网络诈骗也同步进入高发期。为守护广大市民的财产安全,哈尔滨市公安局发出反诈提示,提醒大家在享受购物优惠的同时警惕各类诈骗陷阱,安心畅享消费乐趣。
冒充“客服”诈骗
退款理赔别轻信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购物订单信息,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或快递员,以“商品质量问题”“包裹丢失破损”“订单异常”“误开会员需取消”等为由主动联系消费者,以“三倍退款”“高额理赔”为诱饵,诱导市民脱离官方平台,通过添加陌生社交账号、点击非官方链接、扫描二维码、下载屏幕共享软件等方式,套取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甚至诱导网络贷款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正规退款、理赔均通过官方平台或支付渠道原路返还,无需私下操作。接到此类联系要通过购物App客服或平台官方电话核实,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不透露核心信息,不点未知链接,不加陌生账号。
虚假优惠/购物
低价馅饼是陷阱
不法分子以“超低价秒杀”“清仓特价”“内部折扣”“免费大额券”“限时预购”等为噱头,在非正规平台或社交软件发布虚假商品信息,通过要求私下转账、推送钓鱼链接诱导付款等方式行骗,常见后果包括收款后失联、发送劣质假货,或因点击钓鱼链接导致个人信息被盗、账户被刷。
■警方提示:购物需选择正规电商平台,仔细核实商家资质与用户评价。所有交易通过平台担保渠道完成,拒绝私下转账、扫码付款。对陌生渠道的“优惠信息”“中奖通知”保持警惕,不点击未知链接。
刷单返利诈骗
轻松赚钱是骗局
诈骗分子以“兼职刷单、薪资日结”“轻松日入数百”做虚假宣传,先以小额返利获取市民信任,再诱使市民投入大量资金“刷单”,最终以“任务未完成”“系统卡单”等借口拒不退款,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所有刷单行为均为诈骗,切勿轻信此类兼职宣传,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刷单要求,避免财产损失。警方提醒市民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三不一多”原则,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若不慎被骗,立即保留证据,拨打110或96110报警,联系银行冻结账户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