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禾安养老社区食堂“刷脸”支付。
老人在社区食堂就餐。
□秦薏颜 本报记者 刘述波 文/摄
“现在‘刷脸’就可以支付,还能省钱,真是太好了。”13日中午,在香坊区禾安养老社区食堂,刚刚结完账的72岁张大娘高兴地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市通过银政企协作,创新推出“智慧食堂+社保卡”服务模式,在方便老年人就餐结算的同时,还有效破解了老年群体就餐补贴发放难、核验难等痛点以及管理效率不高等难题,让社区养老更暖心,助力“老有所养”真正落到实处。
适老设计
贴心服务暖人心
纯碱发酵的馒头0.6元/个、每碗粥1元、每份3—5元的炝拌菜、鱼肉等最贵的菜品每份18元……
13日11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香坊区幸福路上的禾安养老社区食堂,数百平方米的食堂分为两个就餐区,从炝拌菜到炒菜、炖菜等数十种菜品的制作与摆放,全部在明档内完成,此时已有不少老年人前来排队自选取餐。
据禾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舒凯捷介绍,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周边的老年人,针对老年人口味和健康需求,食堂内多以软糯易嚼、低盐少糖的营养菜品为主。食堂内专门设置了稳固的适老餐桌,通道宽敞便于轮椅通行。
“一张玉米饼、一张草帽饼、一份炝拌菜、一碗粥,一共7.8元。”在结算台前,张阿姨仅用2至3秒就完成了支付。与此同时,建行的4元优惠补贴也“无感”到账。“真是太方便了,这顿饭我只花3.8元,没想到老了还能赶上这种‘高科技’,真是太贴心了!”张阿姨为便捷的服务和可口的饭菜连连称赞。
场景融合
社保卡成为便民卡
“小伙子,社保卡怎么绑到建行生活?我也想刷脸支付还享受优惠。”在食堂内,88岁的肖奶奶向建行工作人员咨询道。
据建行黑龙江省分行安乐支行负责人王言辞介绍,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社区养老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及性日益成为民生焦点。传统的社区食堂运营往往面临支付方式单一、身份核验繁琐、补贴发放不精准、管理效率不高等痛点,难以满足老年人对便捷、实惠、营养餐饮服务的期盼。
“针对政府部门养老助餐补贴监管难题,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积极与人社、民政等部门对接,提出‘智慧食堂+社保卡’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设备投放与系统对接,实现老年人身份识别、就餐次数自动记录与数据实时回传,形成清晰的补贴台账,为政府精准发放助老补贴提供了可靠依据。”王言辞介绍说,老年人首次到店完成基本信息录入并绑定社保卡储值后,后续用餐只需“刷脸”识别,系统即可自动完成身份核验,实现“无感”抵扣,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对智能设备可能存在的陌生感,建行安乐支行还在午餐时段配备了耐心的助老志愿者,他们不仅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取餐,更会手把手指导如何使用刷脸设备和移动支付,并宣传相关金融知识与服务,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顺畅享受智慧服务。
“智慧助老食堂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政务管理效率,也增强了社区服务的活力与规范性。”禾安养老社区食堂负责人表示:“与建行合作后,助老服务更规范,老人满意,我们的工作也更好开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建行省分行已在南岗区、香坊区、松北区等区域,合作建成6家智慧助老食堂,在为老年群体带来实实在在便利的同时,让社区养老更有温度。

扫码 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