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这个“静悄悄的流行病”可能正在逼近。体重过胖过瘦、防晒过度缺维生素D、迷信“老来瘦”没肌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骨骼健康。
这类“胖人”骨折风险高
科学管理体重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无论是低体重还是肥胖症,都会增加骨折风险,其中腹型肥胖的人、腰围更大的人骨折风险更高。建议公众减少体脂,尤其是内脏脂肪,同时通过锻炼保持和增加肌肉量,以促进骨骼健康和全身健康。
过度减重同样影响骨健康。短期内过度减重会导致营养缺乏,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的下降,骨代谢失衡,力学刺激减弱,增加骨折的风险。
四五十岁是骨量下降拐点
人体骨骼非常坚硬,但骨质疏松后从站立高度跌倒就可能会出现脆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髋部、肱骨近端(肩部)和桡骨远端(腕部)4个部位。
人的骨量从40-50岁开始出现下降的“拐点”,而骨量下降的拐点,就是应该重视增加骨量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起点。
晒太阳有助合成维生素D
充足的光照能够帮助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过度防晒则会影响这一过程。什么样的阳光强度能帮助合成维生素D?日常可以通过看阳光下自己影子的长度来判断。如果影子比自己身高长,说明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不够,比身高短的情况下,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才够。
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维生素D含量高的海洋中脂肪较多的鱼类等食物获取维生素D。对阳光照射不足等人群,也可以使用维生素D的补充剂,包括400单位、800单位、5000单位等不同口服剂型,还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