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贝肉与廉价贝壳拼接,成本仅0.5元利润超六成

部分街头烤粉丝扇贝竟是“组装”货

字数:1,652 2025年11月17日 时事
  网上售卖的“烧烤专用扇贝壳”。
  两家摊位售卖的烤扇贝纹路一致。
  炭火滋滋作响,蒜蓉香气弥漫街头,15元6个的蒜蓉粉丝烤扇贝堪称夜市里的“流量担当”。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看似肥美的烤扇贝,多数并非新鲜扇贝现烤,而是由冷冻贝肉与廉价扇贝壳组装而成的“拼接品”。
  壳肉分离不新鲜
  15元6个的烤扇贝暗藏猫腻
  在济南某美食街的摊位前,记者以15元购买了一份6个装的蒜蓉粉丝烤扇贝。仔细观察后记者发现:扇贝壳呈现均匀的靓丽橙红色,内外颜色毫无差异,内侧更是光滑得近乎发亮。用筷子夹起贝肉,松散的肉质瞬间与贝壳分离,入口后只有浓重的腥咸味,丝毫没有新鲜扇贝的鲜甜。
  随后记者在另一家夜市摊位购买了10元5个的同类产品,其扇贝壳呈现自然的红白渐变,贝肉旁边还有较为完整的贝肉裙边,味道吃起来比较新鲜。两个摊位的产品价差不大,但品质差异显著,同样形状的扇贝肉,但壳的颜色也大相径庭。当记者询问摊主贝肉是否为新鲜扇贝时,前一家摊主含糊其辞:“都是冻品,新鲜的哪有这价格?”后一家则坦言:“我们用的是半壳冻贝,成本会高一点,但口感也更好一些。”
  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也分享了类似体验。有网友表示:“怪不得每次吃烤扇贝都是壳肉分离,原来根本不是一体的。”还有消费者疑惑:“扇贝壳怎么越看越像统一批发的,颜色花纹都一样?”
  单个成本仅0.5元
  4分壳+3毛钱肉利润超60%
  从事小吃行业多年的杨先生向记者揭开了组装扇贝的盈利模式。“市面上一些烤扇贝都是‘壳肉分离’组装的,用的是栉孔贝肉搭配帆立贝壳,成本会很低。”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单独批发扇贝壳和扇贝肉,再配上粉丝和蒜蓉调料,单个成本仅0.5元左右。若以10元5个的价格售卖,单个售价2元,利润率高达60%以上。
  记者在淘宝搜索发现,售卖“烧烤专用扇贝壳”的店铺超过50家,颜色涵盖红、黄、白等多种色系,规格从6-8厘米到10-12厘米不等,最便宜的折算仅4分钱一片。某热销店铺显示,其10-12厘米的白色扇贝壳月销超2000单,客服向记者表示,均为天然贝壳,使用之前浸泡几分钟再洗刷干净即可。
  而在冻品批发市场上,冷冻扇贝肉的价格更是低廉,20元/斤的冻贝肉可分出七八十个,平均每个不到3毛钱。同时记者了解到,相较于“纯组装”产品,部分商家会选择成本稍高的冷冻“半壳贝”。某冻品批发商告诉记者,常用的半壳贝分两种规格:6-7厘米的300元/360个,折合0.83元一个;8-9厘米的850元/200个,折合4.25元一个。“半壳贝是预开壳处理的,适合对品相要求高的商家。”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新鲜扇贝根据品种和规格不同,价格多在8元-30元/斤之间,成本更加高昂。杨先生提醒,分辨是否为“组装扇贝”,首先看贝壳外观,组装扇贝常用的统一批发贝壳,颜色过于均匀内外侧光滑度一致;而新鲜扇贝或半壳冻贝的贝壳,多有自然的红白渐变、深浅不一的纹路,边缘还可能带有细微的海洋附着物痕迹。再留意贝肉细节,组装贝肉大多形状单一、肉质松散,很少带有完整的裙边;新鲜或半壳冻贝的贝肉则形态更饱满,裙边完整且有自然的褶皱,用筷子轻捏时能感受到明显的弹性。
  有商家回收扇贝壳
  偷偷放入冷冻的扇贝肉再卖
  杭州的业内人士林锋(化名)告诉记者,“很多扇贝店,这些壳都是回收的,都是在厨房后面偷偷放上冷冻的扇贝肉,再卖给下一波客人,不会让你们看到的。”林锋说:“假扇贝,在行业内是很常见的,尤其是那些地摊小店,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假扇贝利润大。”
  杭州“吃货”潇潇(化名)是这类夜宵摊的常客,她说自己对吃扇贝很有研究。“去年有一次,我在城西的一家扇贝店吃夜宵,吃起来发现肉感不对,嚼起来没有新鲜扇贝的那股韧性。经常吃的人应该都知道的,好比活虾和死虾,一吃就知道了。”
  关于肉贝分离,林锋解释的道:一种可能是“杀”扇贝的时候,把扇贝肉跟两个壳都割开了,或是烤扇贝放粉丝和蒜泥的时候,把扇贝肉给搅起来了,但对于老手商家来说,这种可能性并不会太大。“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用干扇贝,用水泡开了替代扇贝肉,因为烧烤时放了大量的粉丝和其他作料,很多人很难分辨两种口感。”林锋说,当食客发现肉贝分离表示怀疑时,商家往往会解释是前一种可能性。
  据《齐鲁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