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泽宇 记者 王铁军)近日,林区公安局兴隆分局兴隆派出所民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为辖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万元。
11月16日,兴隆派出所民警接到一个来自哈尔滨市的求助电话,求助人称其居住在兴隆林业局的大娘方女士疑似遭到电信网络诈骗,请求民警给予帮助。接警后,民警立即启动反诈应急处置流程,驱车火速赶赴方女士家中,及时拦阻了正欲外出的方女士,此时她手中的袋子里装满现金。
经了解,当日上午,方女士接到一个自称“公安民警”的陌生来电,对方声称方女士医保卡涉嫌套刷国家医保资金,已构成严重违法犯罪,并通过视频向其展示伪造的“逮捕令”,并恐吓“不照做就逮捕”。为增强欺骗性,诈骗分子精准报出方女士的个人身份信息,让方女士对此事深信不疑。方女士随即按照对方指令,将两张银行卡内共计15万元存款全部取出,准备按照对方要求将钱款汇入“指定账户”。
此时,方女士的异常举动引起丈夫葛先生的警觉。葛先生结合民警日常走访入户开展的反诈宣传内容,判断妻子可能遭到电信网络诈骗。葛先生反复劝说妻子,但她对诈骗分子的说辞仍深信不疑,执意前往银行转账汇款。情急之下,葛先生向远在哈尔滨市的侄女求助,侄女当即拨打了兴隆派出所的报警电话。
“如果对方真的来抓捕你,让他们来派出所找我!”民警的话缓解了方女士的紧张情绪。随后,民警结合同类诈骗案例,向方女士详细拆解了“冒充公检法”诈骗的作案流程,揭露诈骗分子通过“恐吓施压+精准信息”获取信任的惯用伎俩。在民警的耐心讲解下,方女士终于恍然大悟,认清了骗子的真面目。
为提升方女士的防骗意识,民警将她带回派出所开展后续反诈教育,详细讲解了各类诈骗案例和防范要点,并帮助方女士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叮嘱她以后接到类似来电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多亏了你们,要不然我这半辈子的积蓄就没了!”11月19日,方女士和家人将一面锦旗送到派出所民警手中,言语间满是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