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新区第一学校五年级 王秋皓
桥,水上之梁木也,或石或木,横跨两岸,连通往来,便民利行,其功大矣。
昔日诗人张继,夜泊苏州,见枫桥之景,乃赞叹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情此景,因桥永存诗卷,因物令人心神向往。
又闻牛郎织女,隔天河互望,幸有鹊鸟感其情,每岁七夕,聚而成桥,使有情人得以相会。词人秦观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纤云弄巧》字字着韵,可谓奇哉!
若夫秋日郊游,常于小桥驻足。观其曲《天净沙·秋思》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画意,流水潺潺,人家炊烟,一片祥和,心旷神怡。
故此,桥,不独为通途,可载诗情,可渡相思,可成画意。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一诗咏桥,千古传信,吾辈当惜之爱之也。
教师点评
本文立意精巧、文脉贯通,以“桥”为核心,既释其实用之能,又拓其文化意蕴。从枫桥钟声到鹊桥相思,再到小桥人家的画意,古今诗文信手拈来,将桥的“通途之用”与“情志之载”完美融合。语言凝练典雅,句式整散结合,引经据典自然无痕,既显扎实的文学积累,又藏细腻的情思感悟。文章整体结构清晰,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哈新区第一学校教师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