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七三一”考古勘探展示最新罪证 百余文物首次对外公开
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七三一旧址保护成果展开展
  市民参观展出。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95件、图片554张、档案资料150件套。
  市民捐赠的“兽医扱一号行礼箱”。
  展出的部分文物。
  □胡明红
  本报记者
  王鸿凌
  文/摄
  注射器、玻璃器皿、滴管……昨天,《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七三一旧址保护成果展》开幕仪式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临展厅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95件、图片554张、档案资料150件套。展出的文物多数都是在四方楼遗址考古勘探清理过程中采集的,为首次对外公开展示。
  七三一旧址考古发掘细节首次对外展示
  本次展览以七三一部队遗址保护工作为主要内容,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七三一旧址在考古发掘、保护修缮、遗址研究和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通过揭露日本细菌战和七三一部队人体试验的犯罪史实,为捍卫和平、坚持正义提供客观、真实的历史证据。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以历史照片、文献档案、音像资料为主要表现方式。“展览首次展示了七三一旧址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大量细节,包括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绘图、测量等内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95件、图片554张、档案资料150件套,展出文物多数都是在四方楼遗址考古勘探清理过程中采集的,为首次对外公开展示。这是由中国考古学家用手铲挖掘出来的日军侵华细菌战罪证,是跨学科视域下揭示七三一部队罪行的创新探索,也是跨学科研究日本侵华罪行的科学成果。
  “这是我们的第一站,非常有教育意义。”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学院社会实践队带队老师张荣说,此次共有师生32人来参观,希望同学们铭记这段历史,增加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参观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明确自己的强国责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培养皿、滴管等文物是对七三一部队罪证的补充
  “本次展览主要是以保护成果为切入点,从考古挖掘、本体修缮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展示,除了展板中的内容,还有首次进行公开展览的罪证文物。”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告诉记者,第一部分左手边的82件文物主要来自于四方楼遗址,是从四方楼的焚烧掩埋坑里集中考古清理出来的,属于毁灭罪证的罪证。
  玻璃试管、各种样式的烧瓶、注射器、滴管、培养皿……高主任介绍,从展品基本可以看出,这些几乎都是七三一部队准备做人体实验、细菌研究或生产等相关的一些实验设施、设备,都是非常关键的证据,是对七三一部队做研究和实验准备细菌战的又一证据补充。
  “文物的征集和史料的搜集,是我们一直持续的常规性工作,本次展出的两大部分文物是2014年至2015年左右对四方楼考古清理出来的。”高主任说,在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以实验用具为主,还有一些是受社会捐赠的文物,其中包括生活用品以及实验用品。
  说到在入口处展出的“兽医扱一号行礼箱”,高主任说:“这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大爷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的,是七三一部队使用过的兽用医疗药品箱。”老人表示自己是中国人,要给侵华日军当时犯下的罪证添一个佐证,一定要捐赠出来进行展示,以警世人要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自2014年以来完成10处遗址考古清理
  馆长金成民介绍,二战期间,日本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秘密建立七三一部队,进行大量人体实验并实施了大规模的细菌战。七三一部队成为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1945年8月,七三一部队在败退之际炸毁部分设施,形成现有旧址的基本格局。七三一旧址信息全面、证据确凿、遗存完整、特征清晰,是日本侵华细菌战历史的重要罪证,是残酷战争留给大家的特别记忆和特殊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地标。
  “在国家、省、市、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立足于前期研究成果,我们强力推进七三一旧址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金成民说,自2014年以来,已陆续完成10处遗址的考古清理,9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工程,完成全部19处旧址单体保护修缮展示工作,遗址核心区对外开放面积逾25万平方米,并同步完成了环境整治、新馆建设等“硬件”工作。
  此次展览客观全面地呈现了七三一部队旧址发掘保护和研究利用的全过程,使七三一部队细菌研制、人体实验和准备细菌战的证据链得以补充和完备,对今后遗址保护、学术研究及对外宣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