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道里友谊路的前世今生
  20世纪初期的警察街。
  街边的木栅栏和实木电线杆。
  当年警察街上的小商亭子。
松花江制粉厂旧照。
  曾位于现今友谊路上的警察局监狱。
  □孙名齐  
  现今的友谊路是一条老街,最早称为警察街。之所以叫警察街,是因为1899年9月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组建警察局,警察局就设在现今友谊路与中央大街拐角处,由此,这里便有了俄文的警察街街名。
  1920年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收回中东路和哈尔滨的市政主权,该警察局也同时被接管,1925年改为中文街名,即警察街。
  壹
  老街上的房子    
  那时的警察街是指今公路大桥至滨州铁路大桥一段,它大体与松花江南岸平行,呈西南、东北走向。与哈尔滨早期的主要街路一样,警察街的街面也是用石块铺成的。不过警察街比不上现今的中央大街那么平整,它的街面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拼成的。警察街被现今的中央大街一分为二:东边主要是中国人的居住区;西边则是俄国人、犹太人的居住区,生活公共设施相对完善。最早住在警察街东边的码头工人,多在这一带搬运货物,他们去道里、南岗等方向,必经此路。
  当年的警察局监狱也设在这条街上,大门位于现今的中央大街上。直到20世纪50年代,每当人们从这里经过,还经常可以看见身穿紫色囚服的犯人在干活,当然这些都是快刑满释放的人员。
  那时的警察街沿街有许多俄式住房,俄式房子多数是淡黄色的,窗户外面加装了护窗板,室内墙也由雕花木板装饰,整个房子冬暖夏凉。这些住房一般都有个院落,里面有花圃,夏天种着各种花草,还有一些果树等。各家在院外用实木栅栏把房子围起来,遮蔽路人的视线,很有一种神秘感。
  警察街边的电线杆跟栅栏一样,也是实木的,是一根根长短粗细一样的圆木杆子,杆子上涂了黑色的沥青防腐,顶部悬挂着白炽灯泡。
  贰
  老街上的俄罗斯人
  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条街上住着很多苏联人,这些人有的是中东铁路的员工,有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过来的。他们中有靠卖牛奶为生的,还有的在工厂里做工。
  在哈尔滨的街道上,“马达姆”(俄语:女人)是一道风景,警察街上亦是如此。夏天,她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布拉吉”(俄语:连衣裙);冬天,有钱的女人身穿貂皮大衣,头戴镶蕾丝边儿的女士帽,腕挎小皮包,出入都是马拉洋车;没钱的女人还是那身“布拉吉”,仅增加了一条毛线披肩,披肩很大,几乎可以盖住半身;脚上蹬着“毡嘎达”(俄语:毡靴),很暖和,但腿上却永远只是一双长袜。
  当年,在现今的中央大街和友谊路交口的位置,有一座教堂。每到礼拜天的上午,教堂用来召集的大钟就会叮当响起。钟声也躁动了居住在附近院子里的中国孩子,他们跑来跑去跟着看热闹。
  叁
  老街上的工厂
  20世纪初,中东铁路公司成立了松花江制粉厂,位于警察局的斜对面,这家工厂在当时很有名气。该厂沿警察街用一人多高的木板钉起了围墙,独立成院。这个院子很大,院内的路也是石头铺成的,路边有一大片白杨树,经过的时候,耳边是风吹树叶的飒飒响声。到了秋天,金色的叶子飘落满地,踩上去又厚又软。
  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院子里开始陆续有中国人住了,中国孩子和苏联孩子都在一起玩。在那片白杨树林里,中国孩子教苏联孩子“扇片(方言读pià)技”,苏联孩子教中国孩子打“跑球”。中国孩子送给苏联孩子豆包,苏联孩子给中国孩子白面包。第一次吃到洋面包的中国孩子,觉得那味道好极了。其实苏联人也并不是天天吃奶油白面包,他们日常吃的是“黑列巴”,“黑列巴”是用黑荞麦等混合烤制的黑面包。用黑荞麦做成的黑面包又酸又硬,中国人觉得特别难吃,但苏联人却钟爱有加。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特别是机械工业显得格外重要。松花江制粉厂收归国有之后,就地组建了一个机械工厂,起初的主要产品是缝纫机。  
  肆
  老街上的小商亭
  20世纪50年代以前,警察街靠近现今中央大街两侧有许多小商亭,有的设在学校门口。小商亭大都是一个正方形的木板房,屋顶是铁皮做的。绿色的小商亭红漆涂顶,很好看。小商亭相当于现在的小卖店,虽然面积不足5平方米,但里面却售卖很多好吃的,比如红肠、茶肠,还有八分钱一个、中间带果酱的小圆面包,一分钱两块的杂拌糖,也有人们爱吃的鸡、鸭、大鹅蛋等,酱油、米醋、花椒面也是应有尽有。更有特色的是,里面柜台上有个电镀水龙头,可以接啤酒,周围还配有专为客人预备的小桌子和小凳子。
  苏联男人通常进了小商亭就直奔柜台上面的电镀水龙头,随即靠着柜台,把一毛钱丢给掌柜的,彼此心照不宣。掌柜的给他接一大杯“比瓦”(俄语:啤酒),苏联男人接过来一饮而尽,也就是几秒钟。这时,会做生意的掌柜往往会丢给他一块杂拌糖,算是免费奉送。苏联男人嚼着杂拌糖,哼着俄罗斯小曲,满意地走了。
  伍
  老街的今生
  到了1955年,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友谊宫在警察街上落成,该街名由此改为友谊路。当年的警察局和监狱早已拆除。20世纪60年代,友谊路曾改称反修路,后来又改回来称为友谊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哈尔滨市政府对这条街进行全面改造,整条街道延长,机动车道加宽,友谊路成了哈尔滨市街路较宽、车流量较大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
  友谊路沿街两侧的兆麟公园、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广场、友谊宫、中央大街步行街、爱建社区、公路大桥等旅游、文化场所、大型社区、大型地标性建筑相继修建和建造。现今,友谊路已经成为哈尔滨市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商贸购物、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繁华大街。友谊路西南连接群力新区,北接松北新区,其城市中心枢纽作用,愈加彰显。
  如今,友谊路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向人们讲述着她那艰辛的岁月、骄傲的今天和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孙名齐 原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侧重于城市历史研究,从事影视制作几十年,在多家媒体刊发城市发展史作品。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