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那些年,他们参加了高考
记者采访不同年代的高考过来人,听他们讲述人生际遇
  本报资料片

  □本报记者 节永志
  人生有很多转折点,高考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人。根据统计数据,近两年全国高考大学录取率达到80%左右。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人生自此将步入另一个阶段。
  每年高考后的暑假,“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心仪专业”、“人生前景”等词汇,总能拨动诸多高考家庭的神经。而高考与大学,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走向?一些无法步入名校的学生,灿烂人生的另一个赛道在哪里?……记者采访不同年代的高考过来人,依然很难找到标准答案。
  不过通过梳理几位不同年代高考生的故事,以及此后的人生际遇,从中也能发现:最终决定人生走向的,从来都是努力向前的决心和奋发不息的理念。
  上世纪80年代
  复习材料贴在锅盖上
  同班同学相差8岁
  回想起1982年参加高考时的情景,今年66岁的赵先生仍历历在目。“上山下乡”回城后,他进入哈尔滨木材厂,当上了一名普通工人。与身边很多回城青年一样,他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但他更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在琐碎、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他决定抽出时间复习功课、参加高考,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选择。
  “当时家庭条件不好,一大家子六七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屋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肯定影响复习功课。”赵先生记忆最深的是一次他要帮家里做饭,为了干活儿的同时能挤出点儿时间学习,他把复习资料贴在锅盖上——看着火的同时还能背题,这个“妙招儿”让他高兴了很久。
  在家复习毕竟不方便。于是,赵先生决定搬到工厂的集体宿舍。白天要工作,每天晚上成了赵先生复习的黄金时间。为了不影响室友们休息,夏天他就拿上复习材料和一根蜡烛,跑到宿舍的天台上学习。冬天室外天寒地冻,他就在宿舍的楼道走廊里,借着蜡烛的光亮继续复习。
  1982年7月,赵先生参加高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为爱好文学,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本地一所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最终被录取。到学校报到时赵先生发现,自己的同班同学有的已经结婚,还有的已为人父母。这届学生的年龄最大相差了8岁。他说:“那个年代这种情况特别普遍。我上大学时都27岁了,很多人像我一样,是工作之后才参加高考的。大家都特别不容易,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四年苦读,1986年,赵先生31岁时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本市的一家机关单位工作,一干就是30年。到退休时,赵先生已经成为单位的高层领导。
  赵先生很感激自己当年的执着——在别人满足于车间里相对安逸的生活时,他会为了梦想坚持求学,“要没这股劲儿,我可能就一直在工厂呆着了。”
  上世纪90年代
  高考失利又如何
  终身进取让她“一路开挂”
  今年44岁的刘女士目前是省内某市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她说:“别人高考后进入心仪大学,我高考后经历了重大打击,感觉和落榜差不多。”
  刘女士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填志愿时报的都是省内师范类的学校,但最终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把她拖进了残酷的现实。“当时发挥失常分数很低,所报的师范类高校都落榜了。最后,‘兜底’的是一所警校,还是个中专,这是唯一的选择。”因为高考失利和对未来的茫然,以及对军事化管理的不适应,刘女士两年的学业都维持在“考试不挂科”的水准。
  毕业后,她找到了一份司法系统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业的需要,她突然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几乎是在参加工作的同时,她启动了疯狂学习模式。随后的几年,她先后攻读了大专、自考法律本科,然后拿下法律硕士学位,最后以高分通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她说,“我用了10年的时间一直在补充专业知识、进行技能储备。”
  “高考至今都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回望过去,刘女士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业结束并不意味着终止学习,而是终身学习的开始,“没有谁的人生可以重启,关键节点没走好,不要紧,拿出劲头来,全力以赴奔向下一个节点,千万不要在自怨自艾中蹉跎时光。”
  2003年
  “史上最难一届”高考生
  自我逆袭当上公务员
  小姜今年37岁,在省内某城市政府机关工作。他于2003年参加高考。那一年,全国高考时间较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固定在了6月7日、8日、9日。不仅备考时间缩短,当年高考试题难度被称为历年最难,那一届考生也被戏谑是“史上最难”的一届。小姜的高考分数没有跨过本科线,多番纠结后,他选择了省内一所大学的五年制预科班。
  “预科班的学生要先上一年基础课,然后再同下一届‘正规’录取的学弟学妹们组成新的班级,正式学习专业课。”小姜说。因为第一年学业较轻,加上和未来所学的专业课没有太多交集,很多同学都放松了学习上的要求。
  “我母亲提前病退,在家养病,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太好,这一年的学费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小姜向高年级学长借来专业课教材,摸索着自学。随后的大学四年里,小姜一直憋着预科时学习的劲头,不仅连续三年获得了系奖学金,大三那年还竞选成为所在系的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时,小姜放弃了本来可以到省内一所大学担任辅导员的机会,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首次“出战”失利,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他回老家应聘成为小学教师。期间,他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他成功考取老家某政府机关的公务员。
  “对我来说,高考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张文凭。”小姜认为高考只是多彩人生的一个起点。人生道路的选择权,其实一直都在自己手里。
  2012年
  “进错”学校
  仍攻下博士学位
  7月,毕业的季节。收拾好宿舍行李,29岁的小王博士毕业,将开启人生另一段旅程——她成功应聘到天津某高校担任教师工作。
  小王的高考,是在2012年。那一年,是黑龙江省实行“先报志愿、后出分数”报考方式的最后一年。从2013至今,我省高考生选择大学都执行“先出分数后报志愿”的方式,考生根据成绩选择院校和专业,报考高校时更具有针对性。
  小王是家中独女,父母都是工人,无法给她提供课业上的帮助,“整个高中三年,我母亲每天早上起得都比我早,专门给我准备早餐。”而小王的很多同学早餐都只有面包和牛奶,或者干脆在外面买着吃。
  小王说,填报志愿时自己估了570多分,担心考不上985院校,她还差点填报了另一所实力更弱的211大学。经过慎重考虑,她填报了省外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后来高考成绩公布,她发现自己少估了20多分,但为时已晚。最终,她以高出这所大学录取分数线80多分的成绩,被交通工程专业录取(硕博连读)。
  虽然有遗憾,但小王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放松。四年本科阶段,她拿过奖学金,当过学生干部历练自己,还得过院优秀学生的称号;研究生在读期间拿到研究生优秀奖学金……整整9年,小王从来没让自己“躺平”过。今年7月,博士顺利毕业,小王即将开启心仪的职场生涯。
  在小王看来,高考最重要的收获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专心致志、目标明确、吃苦抗压以及自律的人。她说:“高考对于我,是一生的财富。高考后,人生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新晚报制图/田宇阳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