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报“我为群众办实事·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启动
发现身边安全隐患 快打本报热线

  生活中各种小隐患常隐藏大危险。

  □本报记者 黄晏君 文/摄
  摇晃的楼体装饰物、开裂的墙皮、破损的井盖、脱落的电线……生活中,您可能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安全隐患,感觉有危险却又不知道该找谁、该如何处理,这些小隐患隐藏着大危险。为减少危险发生,本报即日起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面向广大读者和市民征集隐患线索,并联合相关部门及时排除,保证市民安全。
  各种安全隐患
  常与我们不期而遇
  日前,记者接到市民李女士反映,她居住的爱建社区一小区内有一栋高层楼外墙体的一根长达十几米的装饰物出现晃动,风大时摇晃得愈发明显,她立即通知小区物业人员,物业人员随即在周围设立警戒线,并贴出“此处危险、禁止通行”的通知。当天晚上,维修人员就把此处险情排除,受到业主点赞。
  而香坊区电碳路一个小区的情况就不那么幸运了。6日17时许,该小区10号楼6楼一位居民在家里为电瓶车充电,导致火灾发生。事故发生后,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同一单元的居民曾多次发现6楼居民在楼内为电瓶车充电,并知晓国家应急管理部已经发布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按照规定,8月1日起,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这位居民曾将此情况向小区物业站和所在社区反映,但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终导致6日火灾的发生,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7月31日,南岗区国庆街26号门前出现一深坑,附近许多居民都看到了,但直到有一位8旬老人在此跌倒骨折,才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经过记者采访报道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将此处深坑填平,目前隐患已经排除。
  及时排除隐患
  永远好于事后补救
  对此,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说:“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也是市民社会责任、公共意识和自身素质的体现。看到高空晃动的装饰物摇摇欲坠、敞开口的马葫芦后,仅仅自己躲开是不够的;接到居民反映,有人在楼内为电瓶车充电而不去制止,这样的物业单位也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应该时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无论是居民个人,还是公企单位,都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预防在先永远好于事后补救,不要做事后诸葛亮。”
  专家指出,当前防疫也是如此。做好日常防护消杀、减少外出和人员聚集永远要好于被传染后所做的各种治疗。也希望全体市民和相关职能单位做到未雨绸缪,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发现安全隐患打热线
  我们一起来清理
  生活中类似上述安全隐患并不鲜见。如果你家小区的消防通道被杂物或僵尸车占据,或者你看到有敞开口的马葫芦、活动的外墙装饰物摇摇欲坠、在居民楼内给电瓶车充电、严重倾斜的大树以及楼体墙面出现明显裂缝、燃气管线出现锈蚀等潜在威胁,在与相关单位联系的同时,都可以与《新晚报》记者取得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与相关职能单位联系,帮助您解除安全隐患,确保一方平安。
  对于个别单位和个人置公众安全隐患于不顾、对群众反映的安全问题置若罔闻、不作为、慢作为的懒政现象,记者将深入采访,查清事实真相,坚决予以曝光,欢迎广大市民积极提供相关线索。
  安全无小事。作为冰城市民,大家都有责任爱护我们的生活空间,为构建安全祥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家乡哈尔滨变得更加安全、和谐、美丽。
  活动热线:18246099110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