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C着舰训练。 美国海军近日宣布,“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首次搭载F-35C“闪电Ⅱ”战斗机进行部署。这标志着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正式跨入“五代机”时代,由此带来的诸多变化值得外界关注。
列装最慢
1993年,美国防部启动联合先进打击技术验证机项目,意在发展一款各军种通用的轻型战斗机,取代F-14、F-15和F-16等现役战斗机。1996年3月,该项目更名为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在这一计划下,诞生了F-35系列战斗机。
F-35系列战斗机包括A、B、C三个型号。其中,F-35A是陆基常规起降型,F-35B为短距/垂直起降型,F-35C是舰载弹射起降型。不同于F-35A与F-35B早已大规模列装部队,F-35C列装最慢、形成战斗力最晚,加上仅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因此成为该系列中最“神秘”的机型。
事实上,F-35C并非美国海军“理想中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海军开始筹备发展下一代舰载战斗机时,目标是获得一款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这款战斗机要比当时服役的F-14战斗机飞得更远、隐身性能更好。然而,随着冷战结束,美国会大幅削减军费开支,美国海军不得不放弃原计划,加入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在这一框架下,美国海军将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部分设计融入F-35C,导致后者与F-35A、F-35B有很大区别。
一是体型更大。F-35C拥有更大的主翼和垂直尾翼,机翼总面积比F-35A增大35%,空重达到15.7吨左右,超过F-35A、F-35B,甚至超过美国海军现役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
二是作战半径更远。F-35C能携带更多燃油,标准挂载下的作战半径达1100公里左右,是F-35系列中作战半径最大的机型。
三是单价更高。由于产量少加上设计复杂,F-35C单价一直居高不下。最新一批F-35C单价约为1.5亿美元,远超F-35A的9000万美元,是现役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单价的3倍。
“混搭”部署
F-35C原计划搭载在福特级航母上,但由于该级航母的建造进度严重滞后,导致F-35C列装速度缓慢。迫不得已,美国海军决定由尼米兹级航母搭载F-35C进行部署。
2018年底,美国海军首支装备F-35C的作战部队——VFA-147攻击机中队在尼米兹级航母3号舰“卡尔·文森”号上进行新舰载机适应性起降测试。随后,该航母开始改装,直到去年8月结束。此次部署表明,美国海军首支F-35C中队已经成军。目前,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共有3个F-35C中队宣布形成完全作战能力,具备实战部署条件。
从“卡尔·文森”号航母搭载的第二舰载机联队看,其主要战斗力量采用“混搭”模式,即1个F-35C中队、3个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中队和1个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中队。考虑到F-35C是首次部署,且只有一个中队,此次部署的重点应是对VFA-147攻击机中队的运行能力进行检验,进一步加强与航母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促使F-35C尽快形成战斗力。另外7月时,美国海军决定削减F-35C采购规模,将每艘航母上配备的F-35C中队数量从两个削减为一个。因此可以肯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将继续采用这种“混搭”模式。
即便如此,拥有F-35C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将迎来作战能力上的变化。一方面,F-35C具有较强的数据搜集、处理和传输能力,能拓展编队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为编队内的作战舰艇或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提供引导,扩大火力圈。另一方面,F-35C凭借隐身优势,能够对对方战斗机和舰艇实施先发打击,为争夺作战海域的制空权取得先机。未来,在舰载加油机的配合下,F-35C将助力美国海军海上作战编队进一步强化对所在海域的控制。
仍存问题
目前,美国海军共有9个航母舰载机联队。根据规划,到本世纪30年代,每个联队将至少配置一个F-35C中队,加上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编设的4个F-35C中队。届时,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将拥有可观的五代机规模。
即便如此,F-35C仍面临一些问题。作为F-35系列战斗机中最晚服役的型号,F-35C的生产进度缓慢。目前为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仅向美军交付70架左右。另外,该系列战斗机面临发动机短缺问题。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一名美国防部官员称,由维修能力跟不上带来的发动机短缺是一个“严重的战备问题”。到2022年,大约5-6%的F-35机队可能没有足够的发动机可使用。
目前,美国海军、空军联合开展“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研究,计划开发下一代舰载战斗机。该项目的首架全尺寸技术验证机已完成首飞,最快将于2030年服役。届时,将出现这样的局面,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还在服役中,F-35C刚完成13个中队的最低规模部署,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已经迎头赶来。F-35C能否顺利成为主力舰载机,抑或被迅速替代,且需拭目以待。据《中国国防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