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通河万余只“鸭大军”离田
兵分两路,一路进铁锅,一路去产蛋

  稻田鸭
  本报讯(胡建军 记者 罗彦坤)冰城9月,水稻进入蜡熟期。在通河县有机水稻示范基地,也到了“鸭大军”收兵时节,乡亲们拿起竹竿走进稻田中,指引万只鸭离田,撷取今年第一茬收成。
  稻田鸭上岸很有仪式感,昂首挺胸的公鸭雄赳赳地领路,身后“妻妾成群”,上演“后宫”大搬迁,每一队就是一个家族……通河县众禾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屈耀明告诉记者,他们的示范基地今年一共种了1800亩鸭稻,放养了18000只康定麻鸭。鸭雏端午下水,中秋前就该离田了。每10只鸭负责一亩地,基本1公9母,吃虫活水,鸭粪是活化土壤的上佳肥料,肥力一直能持续到明年。所以,鸭稻田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种养结合的生态稻田,给鸭稻和鸭都贴上了生态标签,一块地两种收获。
  离田上岸的鸭群一路分散到农家院养殖,留待明年作蛋鸭;另一路进了县城市场,成为铁锅炖一道名菜。屈耀明说,送到饭店,这种“生态鸭”能卖到百元,给乡亲们养殖只收60元。近几年,“稻田鸭”已成为该村庭院经济新品类。
  通河县众禾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10.2万亩稻田,除了鸭稻,还发展了蟹稻、鱼稻、小龙虾稻,由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每年,不等庄稼收割,鸭蟹鱼虾就能提前收获一茬,通过立体种养模式,在一块田里实现双重收益,极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通河大米”名声鹊起,也带火了系列农副产品。越来越多的米商在订购稻米时一并下了稻田鸭、稻田蟹订单,立体养殖的农副产品销售逐渐开始订单化。通河县祥顺镇党委书记贾文鹏表示,鸭为稻提质,稻为鸭增“香”,这就是绿色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发展法则。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