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教师节前,哈市新增2000多名园丁,硕士生占了近三成
你好,冰城中小学“萌新”老师们




  □本报记者 梁潇
  今年,哈市各主城区纷纷发出教师“纳新令”,经过层层选拔,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加入到冰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他们中很多来自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占近三分之一。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中小学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冰城“萌新”教师,听听他们的从教故事。
  2000多名新手教师 各个不一般
  她是从哈三中宏志班走出的寒门学子,用努力和拼搏实现了命运的“逆袭”;他捐献的骨髓挽救过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在奉献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她曾是传媒行业的后起之秀,最终选择当一名中学英语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哈尔滨市新入职教师。
  “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教育发展、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努力奋斗!”在第3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全市2000多名新入职教师在各自学校庄严地宣读着人民教师誓词。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冰城教师队伍更加充满了活力,更加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哈三中张琪
  拒绝高薪
  情归母校
  “我出身于农村,从小就知道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出路,在初一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高中——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如今已成为哈三中一名物理教师的张琪说,在哈三中宏志班就读的三年时光,让她感受到了母校和老师们的温暖,也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
  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后,张琪大四时又成功保送了本校的“1+3”研究生。本科毕业后,她响应国家西部教育计划,前往云南曲靖市民族中学支教一年。作为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一线的锻炼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了优质的人文环境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读研究生期间,张琪利用课余时间钢笔手写完成了高中物理所有必修课的备课详案,还在线上学习了北京很多名师全套的教学视频。“因为我深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专业技能必须过硬。”
  张琪说,毕业后面对众多南方学校的录取通知,优厚的待遇和大城市的诱惑也曾让她的内心有所动摇,但当她收到哈三中的录取通知后才意识到,只有母校“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的育人理念才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契合。“作为一名哈三中教师,我会更加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信任,也让自己幸福的优秀人民教师。”
  哈九中武文博
  放弃在京就职
  在哈教书育人
  “我的家庭中有很多教师,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对教育事业一直很向往。”今年刚刚成为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松北校区高一班主任的武文博告诉记者,高中放假时,他随家人登上岳阳楼,凭栏远眺洞庭湖,瞬间想起了语文课上《岳阳楼记》中的“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在那一刻我明白了,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它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和生活产生共鸣。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下定决心走上教育之路。”
  202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武文博放弃了在北京就职的机会,如愿成为了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教师。
  “教育不仅仅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有趣,也让人谦卑。教师应该像一个望远镜,是学生眺望远方世界的纽带,我希望为学生们展示更高层、更广阔的世界,让他们懂得对自然、对生命、对万事万物的敬畏,学会低调和谦卑。”武文博说,希望在教学生涯的开端,能够秉持初心,耐心地做一棵摇动另一棵树的树,一朵推动另一朵云的云,一个能够唤醒更多灵魂的灵魂。
  特殊教育学校冯继邦
  曾捐献骨髓
  救人一命
  “2015年,我接到了黑龙江省干细胞移植中心的电话通知:我与一名广州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在经历多次体检,注射动员剂药品激发体内更多白细胞,以及多日的住院观察之后,终于在2015年12月10日提取骨髓……”来自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冯继邦说,这次救人的经历让他坚定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理想。
  冯继邦说,2021年初,他在哈尔滨教育云平台看到哈尔滨特殊教育学校招聘物理教师,经过了解,这是一所帮助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学生的学校,一种想要帮助这些孩子的心情油然而生。通过漫长等待,层层面试、政审、体检、考核,他终于加入哈尔滨特殊教育学校。
  在学校里,冯继邦了解到许多特教老师辛勤耕耘、助残扶幼,为这些“折翼天使”无私奉献的故事。“我一定以关爱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内心感受为己任。”冯继邦说,作为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尽快熟悉盲文,熟悉盲文专业教材,想办法开创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方法,让这些纯洁善良的孩子更好地吸收文化知识,感受物理的无穷魅力。
  哈二十四中沈佳欣
  “弃媒从教”
  回报家乡
  “小学时,我就朦胧地感觉到,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需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哈尔滨市第二十四中学英语教师沈佳欣说。
  大学时曾担任校党委直属新闻社社长的沈佳欣说,“毕业时,有不少杭州传媒企业投来橄榄枝,做传媒还是当老师,让我无比纠结。”迷茫时,沈佳欣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外语学院院长李雪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下,她的职业理想逐渐清晰。尽管毕业时有许多高薪的工作机会,沈佳欣还是选择成为一名充满幸福感和使命感的英语老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我希望能用知识和能力回报家乡。”沈佳欣说,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十四中学,加入这个科学严谨、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面对着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莘莘学子,她一定努力将积极的思考方式、系统的知识理论和光明的理想信念传递下去,“希望我能点亮学生们心中的太阳。”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