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三代9人育桃李 教龄累计200余年


  □本报记者 周雪莉
  在哈市基础教育系统中有这样一个家族,在半个多世纪里,三代人中有9人致力于教育事业,全家人的教龄累计达200余年,他们敬岗爱业、默默耕耘,在严谨、踏实的家风中坚守着家族的教育传承。
  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中
  他们才会拥有最美的人生
  “来,看看我养的花儿,这是刺玫,开花时,满园清香。”85岁高龄的刘一祯老人和妻子贾玺珠在自己巴掌大的小院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刘老说:“教学生和种花是一个道理,你得明白花的习性和特点,才能让它们开花结果,美丽绽放。教学生也是这个理儿,要有耐心和恒心,了解他们,走进他们心中,他们才会拥有最美的人生。”
  在刘老的家中,记者看到一张全家福。刘老指着相框中说:“这是我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大儿媳高淑萍曾是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校长;这是我二儿子刘志远,他在哈九中工作;这是我小女儿刘春晓,在兴华小学后勤工作;这是我孙子刘晓雨和他妻子,他们也都是老师……”刘老介绍自己家人时,他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在刘老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刘老和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妻子是化学老师,而儿媳、孙媳和女婿也都从事教育行业,全家人的教龄累计达200余年。
  刘老和妻子虽然已经是耄耋老人,但他们心中的教育情怀却从未磨灭。每天刘老和妻子都会阅读报纸、翻看手机新闻,看到有关教育的信息,还会相互探讨,觉得对孩子有帮助的新闻,会发到家里的微信群中,“我的思想也得与时俱进啦,每天学学新的教育理念,发给孩子们看看,让他们也借鉴借鉴,少走弯路。”
  对子女严中有爱
  教育是家庭聚会“主旋律”
  刘老毕业于吉林师大物理系(函授),曾任香坊区教育局局长、哈一中校长,他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是严中有爱、松弛有度,刘老和妻子对教师事业的热爱与奉献让孩子们感受着教育事业的神圣。
  “当老师虽然辛苦,但当你们看到学生们学有所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时,那种自豪与幸福感是大多数行业没有的。”在刘老的影响下,除了大儿子成为飞行员外,二儿子和小女儿都从事教育行业。
  在刘老的家庭聚会中,饭桌上永远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教育。学校的近况、工作上的困惑、班级的管理,大家畅所欲言,一起研究探讨。刘老说:“我家涵盖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老师,在教育方面,做到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的有效衔接,听孩子讲学校的事,我仿佛又找回当年教学生的感觉。”
  刘老的言传身教,让儿孙们在教育岗位上实现着社会价值。2020年5月,高淑萍获得黑龙江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刘晓雨获得哈尔滨市教学百花奖特等奖;刘志远和刘春晓均被哈尔滨市教育局记功。高淑萍说,教育梦想根植在家族的每一个人心中,大家相互扶持、矢志不渝。
  
  
  孙子研究生毕业后回国
  续写爷爷教育梦想
  孙子刘晓雨继承爷爷的志向,成为一名物理老师。从哈师大毕业后,刘晓雨准备出国留学,妈妈高淑萍建议他选择物理专业,“爷爷就是学物理的,你也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适合物理专业。”于是刘晓雨报考了日本东京农业工业大学物理专业。临走前,妈妈叮嘱他:“我只允许你在日本最长待10年,10年后必须回到中国,这句话我只说一遍,希望你一定记住。”
  在日本东京农业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刘晓雨回国了,原本他的学历可以选择到高中当物理老师,可刘晓雨选择到初中任教,他认为,初中物理是基础,他想从基础教起,让孩子有坚实的物理基础,同时更能体现他的学科优势。刘老的物理实验器具曾经是刘晓雨的玩具,现在被他搬到讲台上,而爷爷得知后,更是把压箱底的“宝贝”找出来,一股脑地都给了孙子,“晓雨,很多实验器具是我亲手做的,在课堂上你一定能用得到。”晓雨双手捧着这些器具,更像是接过爷爷的教育使命,在物理教学上,续写爷爷的教育梦想。
  这几天,大儿媳高淑萍向刘老“汇报工作”:“晓雨的两个儿子也继承了家族的‘教育基因’,他们喜欢去爸妈的学校,喜欢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叙述事情条理清晰,小小年纪就说长大后想当老师。”刘老听了,乐得合不拢嘴。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