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儿时的露天电影

  回忆杀
  
  最近在老家的往事群里聊天,突然聊到了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看露天电影的话题,于是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地聊了起来。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很枯燥,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田间地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一到晚上便无事可做,有条件的人家围坐在热炕头上,在收音机旁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没有收音机的人家,就早早地催促孩子睡觉,晚上六七点钟,村子里就几乎见不到人影了。后来,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县里和公社就相继成立了电影放映队,定期轮流到村屯放电影,没有什么特殊状况,大多数村屯一个月能看上一两场电影。
  那个时候,没有比看露天电影更令人兴奋的事儿了。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忙三火四地添饱肚子后,大人小孩就三三两两地急匆匆赶去看电影了,怕去晚了没有好位置,露天电影多是在夏天放映的,所以人们来看电影时,往往会到园子里摘些黄瓜、柿子、香瓜和水萝卜,再撅几根甜杆儿,一边走一边吃。小板凳和熟瓜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还要拿上一两件厚衣服,悠闲地来到放映场地,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等待着电影的放映。当然,人群的聚集,也等于是为蚊子设了一道盛宴,所以看完电影归来时,人们的脸上和身上总是被蚊子叮起无数个小红包。
  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战争片和动画片了,像《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等,动画片有《大闹天空》《哪吒闹海》《渔童》《半夜鸡叫》等,诸如《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这些戏曲片,以及《阿诗玛》《洪湖赤卫队》等故事片则是大人和老人们的最爱,其中最难忘的一部电影当属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了,那首家喻户晓的主题曲《我的祖国》至今还在传唱。
  如果哪天放映电影的地方正好有树,树上面肯定会站着好多孩子。当光线投射到银幕上的时候,就会引来小孩子们的一片欢呼声,有些熊孩子为了在银幕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他们借着光束,用小拳头、小手指比划出小猫、小狗的模样,投映在银幕上,这时候银幕上就会出现一个个小动物的影子,他们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杰作”,就会调皮地嘿嘿直乐。
  那时放主片之前都会先放映一些“假演片”,放映的往往都是一些新闻纪录片、农业科普、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然后才会播放正片。这么多年,总以为小时候看电影前演的纪录片叫“假演片”,其实叫加演片。“假演片”过后,才会上演主片,大约每次都是两部。
  一般情况下,一场电影下来差不多是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春、夏、秋季还行,如果是冬天,那就很遭罪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让大家不得不都戴上狗皮帽子,穿上棉大衣,冻得实在站不住了,就一边跺脚一边也要坚持把电影看完,直到银幕上出现“剧终”“再见”等字幕的时候,大家才意犹未尽地起身收拾东西,三三两两结伴回家……
  对于我们的成长岁月而言,那个年月,露天电影无疑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无穷无尽的心灵抚慰和滋养,曾经的两根木杆子搭配一块白色的幕布,在星星照路、夏虫伴奏的时光里,带给了多少人美好的回忆。
  □国 海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