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南泥湾垦荒成为生产英雄,毛主席亲笔题写奖状 作战英勇被误认为已牺牲,活着被两次开追悼会
晏福生:神奇的红军独臂将军
  晏福生
  1939年,晋察冀军区3位独臂战将合影,从右到左:717团政委晏福生、718团政委左齐、719团1营教导员彭清云。
  毛泽东曾感慨地指出:“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特殊人才! ”晏福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参加安源煤矿工人运动开始,历经几十年血与火的淬炼,成长为军政兼备的独臂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革命生涯从安源起航
  晏福生,原名晏国金,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给地主放牛,13岁开始给地主打短工,15岁时因父亲去世,家中生活难以为继,只得背井离乡,到邻省江西的安源煤矿做矿工。从小受到地主和资本家的剥削和欺压,他心里充满了对统治阶级的无比仇恨和反抗情绪。
  安源煤矿的工人运动,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1923年,晏国金参加了安源工人俱乐部和工会,逐渐懂得了工人农民为什么受资本家和地主的压迫、剥削,懂得了工人农民要获得翻身解放就必须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不久,他被选为工人代表,积极投入同路矿当局的斗争。
  1925年夏秋之际,安源党组织决定晏国金护送有“黄埔三杰”之称的蒋先云到长沙去向毛泽东报告情况。为了掩护蒋先云,晏国金采用金蝉脱壳之计,让蒋先云穿上自己的衣服。在遇到警察的盘查时,晏国金被对方认出,他灵机一动说:“老总,你认错人了,我叫晏福生,晏国金是我堂哥,所以长得相像。他老爹病重,让我来叫他回去。”骗过警察后,晏国金索性改名为晏福生了。
  1925年9月,安源路矿当局勾结军阀,制造了“九月惨案”,武装封闭了工人俱乐部,把1000多名路矿工人押解出境,安源工人运动遭到了严重破坏。晏福生被迫离开安源回到醴陵。当时醴陵农民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他立即投身这一运动,参加组织农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并亲手处决了3名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1926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开始后,党组织派晏福生从醴陵回到安源。他参加工人纠察队,担任了纠察队队长,积极维持路矿生产,挫败了买办资本家停工停产、阻挠革命的阴谋,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
  1930年10月,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浏阳、醴陵、茶陵、萍乡等县游击武装组成湘东红军独立1师,晏福生任第3团(政委王震)副官。1932年2月,独1师和后来发展起来的独3师在江西永新合编为红军第8军;1933年6月中旬,红8军改编为红17师,红18军改编为红18师,组成红6军团,晏福生任红17师49团特派员、团政治委员。
  1934年7月,中央代表任弼时、红6军军团长萧克、军团政委王震率部作为长征先遣队西征。晏福生指挥的49团是主力团,屡为前锋。于10月下旬,在贵州东部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3军(红2军团)会师,翻开了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新一页。
  活着被两次开追悼会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2、6军团发起湘西攻势,占领永顺县城。接着,国民党军以新编34师3个旅共1万余人,于11月13日逼近永顺城。红军主动弃城北移,诱敌骄怠尾追。16日上午,贺龙等决定在龙家寨以北的十万坪谷地设伏歼敌。晏福生与团长吴正卿率49团作为主力参加了战斗。晏福生在指挥2营进攻时,发现一股敌人突破红军包围往西逃窜。晏福生来不及调动部队,带着警卫员急追。
  战斗结束后,红军怎么也找不到晏福生和他的警卫员,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当时战况紧急,部队要马上转移,吴正卿将全团指战员集合在一起,为他举行一个简短的追悼会。吴正卿提议:“为晏福生政委默哀三分钟。”
  就在全团指战员万分悲痛之时,晏福生和警卫员扛着缴获的长枪、短枪,押着几名俘虏进入了会场。他一看是在为自己开追悼会,风趣地说:“敌人还没有消灭,革命还没有成功,阎王爷不收我。”
  其后,晏福生等率49团,协同其他部队连克桑植、大庸等县城。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35年2月底,6军团重建红18师(西征时打得只剩1个团),张正坤任师长,晏福生任政委。
  1935年11月,蒋介石纠集重兵“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红2、6军团决定实行战略转移,晏福生调任新组建的6军团16师政委。
  1936年9月,由红2、6军团组成的红二方面军长征走出了草地,到达甘南。10月7日,晏福生率16师北进,在罗家堡与胡宗南的主力遭遇,16师顽强抵抗,但敌军越打越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恶境地。最终,晏福生率16师经过浴血奋战,成功掩护主力转移到安全地带。
  任务完成后,晏福生指挥部队边打边撤。此时,他的右臂被敌机扔的一枚炸弹炸伤,鲜血直涌。警卫员把他扶到一个隐蔽处包扎伤口,出来时发现与部队失散了。这时追兵将至,晏福生命令警卫员带着文件包和武器快去追部队,警卫员不肯,晏福生严肃地说:“文件包里有密码本和党的机密文件,绝不能落到敌人手里!我命令你,立即离开我去追赶部队!”警卫员含泪向追敌投了两颗手榴弹,乘着硝烟冲了出去。
  6军团政委王震得知晏福生负伤下落不明的消息,立即派出一个营打回罗家堡,营救晏福生。他们边打边找,寻遍整个阵地,也没找到他。军团长陈伯钧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16师政委晏福生同志阵亡。”6军团渡过渭水到达目的地后,为晏福生开了追悼会,王震沉痛地说:“向晏福生同志默哀3分钟。”
  其实,晏福生并没有牺牲。警卫员走后,他觉得藏身的地点很危险,就挣扎着爬到山下躲进一眼破窑洞里。天黑后,他才出来敲开了一间茅屋的门。房主是穷苦人,他见晏福生负了伤,便把他扶进屋,给他做饭、铺床。第二天,晏福生用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元找房主换了一身旧便衣穿上,将右臂用布带吊在胸前,左手拄棍,艰难地向北追赶部队。
  4天后,晏福生来到渭水河畔的五十里铺附近,这里被国民党军控制着。归心似箭的他趟着湍急的河水过河,负伤的右臂经水浸泡,针刺般地疼痛,他咬紧牙关,顽强地向对岸游去。接近北岸时,被南岸巡逻的敌兵发现。他冒着弹雨,奋力爬上北岸,摆脱了敌人。
  由于伤口进水感染,溃烂化脓,更加疼痛难忍。但晏福生仍然以惊人的毅力,经过半个月的千里跋涉,终于在通渭县境内追上了红四方面军31军的一支部队,随后被送到四方面军总部医院治疗。不久,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组成西路军,沿河西走廊西征。晏福生随总部医院踏上了西进之旅。由于战事频繁,医院天天转移,他的臂伤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伤势恶化,必须截肢。到山丹县后,四方面军总部卫生部长苏井观为他做了截肢手术。  
  南泥湾垦荒的“生产英雄”
  1938年,晏福生进入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奉命回老部队八路军359旅717团任政委。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切断了陕甘宁边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1941年2月底,毛泽东派王震率359旅到南泥湾通过开荒生产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1941年3月初,晏福生和团长陈外欧率717团进驻南泥湾屯田垦荒。717团干出的生产成绩名列全旅之首,晏福生被推选为生产英雄。1942年12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上,毛泽东称赞359旅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并为该旅颁发了“发展经济的先锋”的锦旗。边区政府还奖励了22名生产英雄,晏福生名列第三。毛泽东亲笔给生产英雄题写奖状,给王震的题词是“以身作则”,给晏福生的题词是“坚持执行屯田政策”。
  率部浴血黑山阻击战
  1943年初,晏福生调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副政委。1944年11月,王震率第1支队南下后,晏福生回359旅任政委。1945年4月,党中央决定,以刘转连为司令员、晏福生为政委,率领由359旅余部组成的第2支队南下,与第1支队会合,创建华南敌后根据地。
  经过扩编,359旅由出山海关时的3000多人迅速扩展为6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共15000余人。1947年2月,359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贺庆积任师长、晏福生任政委。1947年8月,独1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廖耀湘指挥所辖5个军组成的西进兵团,企图夺取黑山,打通锦州,向关内撤逃。10纵奉命阻击廖耀湘兵团于黑山、大虎山以北地区,以使打锦州的东野主力回师围歼廖兵团。28师被摆在10纵防线的最重要部位,负责黑山县城以北的正面防御。
  1948年10月24日6时,敌“野马”机群带着滚雷般的轰鸣声直扑黑山,炸弹向高家屯一线倾泻下来。在炮火覆盖后,国民党青年军207师3旅向高家屯阵地发起一波接一波的集团式冲锋。
  形势非常严峻,晏福生、贺庆积研究决定,在高地设立一线指挥所,显示了“誓与黑山共存亡”的决心和意志,激发了全师指战员的昂扬士气。
  晏福生把师部的参谋、文书、通信员、理发员、司号员、炊事员等非战斗人员组织起来,编成两个连,火速增援前线。贺庆积将部队兵分四路向高家屯阵地发起全线反击。国民党军连连败退,最后扔下阵地向山下逃窜。
  10纵改编成解放军第47军后,晏福生任副军长,挥师南下,指挥部队肃清湘西百年匪患,后担任湖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1984年4月7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
  据《党史博采》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