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花园街的“黄房子” 我们住了60多年
  ▲20世纪初花园街一带的“黄房子”。
  ▲现联发街5号历史建筑。
  ▲联发街5号历史建筑里的壁炉。
  ▲小伙伴张铁林家的住房(原汽车库)。
  现今花园街路边的“黄房子”。
  □王保东 王宝滨
  南岗花园街周边曾有一大片的“黄房子”,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们家就住在那里,一住就是60多年。对我们而言,我们熟悉那儿的一草一木,还有一栋栋历经百年风雨的“黄房子”。
  壹
  我家住的大院有户苏联人
  我们家住在花园街(现联发街)、西大直街、海城街和北京街合围街区内的一个“黄房子”大院里。街区始建于中东铁路建设初期,采用中东铁路通用设计图纸,俄罗斯田园建筑风格,是百年前中东铁路高级职员住宅区(也有办公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大批铁路员工入住。俗称“苏联房”或“铁路官房”,近些年又被称为“黄房子”。
  街区临街一面建筑为砖木结构,高大、排列有序,附带门斗和凉亭。房盖有铁皮的,也有红瓦、灰瓦铺就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住户多为铁路局干部,有电话线扯进室内。街区中间是绿地,盖有相对简陋的“板夹泥”(木板中间填锯末,里外抹白灰膏)房舍,多数外墙是黄色的,还有木结构仓库、冰窖等附属建筑。部分建筑被改成普通铁路员工住宅。我家所住的大院,12户人家中有火车司机、检车员和列车员等。我父亲是铁路养路工,我家房子是中东铁路时期俄国汽车司机的休息室。1959年以前,街区内还有苏联人在居住。
  我家房后有一户苏联人,一家四口,一对夫妻和两个女儿。大女儿在第十九中学当俄语教师,小女儿在铁路电报室当报务员,两个女儿年轻又漂亮,每年夏天一定要穿布拉吉(俄语:连衣裙)。丈夫在铁路局大院当园丁,妻子在家养奶牛,他们会说中国话,常把列巴(俄语:面包)的硬壳切下来分给院里的中国孩子。每年夏天,他家小院的樱桃熟了,都会摘下来分给院里的中国孩子。我们也会把小园种的生菜、菠菜和家里下的大酱送给他们尝鲜。小时候每次我去铁路商店买粮,都去借他家那辆四轮小车。借车时,那位马达姆(俄语:妇女)总是笑眯眯的。
  贰
  街区内两栋最好的建筑保留至今
  从前,这个街区是封闭式的,街区周围是一高一矮两道板杖子,上面涂着绿色油漆。木条间隔大的矮板杖子在外,上端带尖;高板杖子在内,很密实,上端呈“锯齿”形状,中间种着矮榆树。街区有可以进车的大门,也有行人出入的便门。
  街区地处市中心,距火车站也不远,交通便利,闹中取静。此外,有史以来这里都是铁路住宅区,常住人口成分不复杂,故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东北局的首长们曾住在这里。
  街区内两栋最好的建筑保留至今。一栋是联发街1号的南岗博物馆小洋楼,一栋是联发街5号建筑,我们大院在两栋建筑后面。据院内的老人们讲,过去住在两座建筑里的官员出门,都是坐马车、汽车,马厩、汽车库和草料仓库等就在我们院内。邻居徐大爷、孙叔和张叔三家住的那栋房子就是马厩。我们见过他们三家墙上拴马的铁环。有一年,他们三家换地板,掀开老地板发现了下面的马槽子。大院小伙伴张铁林家的房子是汽车库,我们下过他家仓库里的地窖,里面有一股汽油味。
  叁
  绿树与“黄房子”相互映衬
  记忆里的街区是一个绿色的世界,树木林立,树龄百年的古榆树举目可见。榆树都是土生土长的,而黄柏、钻天杨、白桦树和稠李子等树是移植的。至今我们还记得那些稀有树木的位置,绿树和“黄房子”相互映衬,构成街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街区周围路边树种不同。西大直街、花园街路边是高大的榆树,北京街路边是山核桃树;海城街路边是内高外低的榆树,树冠被修成蘑菇形;沈阳街中段路边是白桦树。春天,绿地百花吐蕊,树木枝繁叶茂;秋天,落叶一片金黄,遍地生香;冬天,树冠积雪一片洁白,街区宛如童话般的世界。
  1958年以前,现花园邨宾馆区域内是一片榆树林,百年大榆树密密匝匝,而“黄房子”却寥寥无几。北京街下坎有一栋“黄房子”是铁路商店;北京上坎有一栋洋房是花园街派出所,曾被拍进电影《徐秋影案件》。夏季的榆树林遮天蔽日,分外凉爽。深秋的黄昏,一群群南飞的乌鸦贴着树梢飞过,有时还投宿在这片榆树林里。1959年建花园邨宾馆时,此街区被围墙圈了起来,花园街、沈阳街和河沟街路段被圈在了里面。现在沈阳街只剩下不足百米的南段,成为哈尔滨比较短的街道之一。
  肆
  门斗、凉亭和地窖各具特色
  街区临街的“黄房子”墙厚60多厘米,双层门窗,地板和天棚是厚厚的红松板,冬暖夏凉。门窗高大,室内举架高,采光极好,窗台宽得能躺个小孩子。带尖的屋顶夏天不漏雨,冬天落雪、残冰易滑落。房屋分室供暖,屋内别列搭(俄语:壁炉)多,房顶烟囱造型各异。
  门斗、凉亭和暖亭均为木结构。门斗尖顶双扇门的居多;凉亭面积大小不一,上半部是方格玻璃窗,下半部是有雕花的木墙;暖亭是双层玻璃门窗,棚顶有保温层,室内宽敞、明亮。地窖位于厨房下面,四壁砌砖或石,有木梯和通气孔。冬天可储藏白菜、土豆;夏天可冰镇西瓜、啤酒。据说苏联人不惯孩子,常把淘气的孩子扔进地窖里反省。
  1952年中长铁路时期(中国长春铁路),“黄房子”按等级分配给铁路员工:局级干部每人50平方米,处级干部每人不超过30平方米,科级干部每人不超过10平方米;普通职员每人不超过4平方米。住户拎包入住,家具只收折旧费,有立柜、沙发、钢丝床、木椅、地毯等。木椅费每月收缴1分、大地毯费每月收缴2角。缴费标准从1952年一直持续到1985年。2011年花园街“黄房子”街区住户整体搬迁。2021年7月6日,《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得以批复,目前正在修复。相信整修后的街区会更加恬静、美丽。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保东,原省建工集团干部、高级政工师;王宝滨,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本文作者为兄弟俩,二人热衷于哈尔滨历史研究,多篇相关作品在媒体发表。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版面以怀旧情怀为主旋律,以厚重文化为基石,向读者讲述发生在上世纪的那些灰色与绚烂并存的哈尔滨陈年往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