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白头鹎现身群力外滩
专家:南方常见,哈市首现

  本报讯(记者 王铁军/文 哈报手机记者 宋永国/摄)“头一回看到这种小鸟,头是黑白两色的,十分漂亮!”27日,哈尔滨日报手机记者宋永国对记者说,他在群力外滩湿地拍到了“新家伙”——一种爱吃花楸果且活泼好动的鸟儿,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数量不到10只。
  宋永国是一位“拍鸟达人”,几十年爱鸟护鸟并“追拍”哈尔滨的各种鸟类,这两天他在群力外滩拍摄过程中,意外地抓拍到了湿地的“新客人”,“是不是这里的美景和美食将它们吸引来的呢?”
  这种鸟到底什么“来头”?记者采访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许青,他说这是白头鹎,原来哈尔滨没有,此次是第一次发现。
  据了解,白头鹎又名“白头翁”,是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是一种常见鸟,近些年来这种鸟有不断“北上”的趋势,调查发现已在辽宁沈阳、铁岭及内蒙古赤峰、呼和浩特等地有分布。这次市民在市区内拍到的白头鹎,尚不能确定是不是在本地繁殖的。专家推测,这“一小股”白头鹎可能是受到近来东北南部地区气温剧烈波动影响,在迁徙过程中发生了“偏航”,才从他处飞到哈市的,待上几天就会飞走。如果明年夏季还能发现白头鹎,就说明这种鸟真正分布到了哈尔滨。
  专家说,白头鹎和麻雀、绿绣眼合称“城市三宝”,属杂食性,能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该物种分布范围很大且不断往北方延伸,若真能在冰城“安家落户”也是好事。
  小知识
  白头鹎(音:bēi)  
  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此鸟性活泼,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结群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