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组团打配合 套路老年人
婚恋交友App盯上“银发族”口袋
  火眼金睛
  说到相亲,往往被视作年轻人的“专利”。但现今社会,种种因素使得银发单身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不少婚恋交友平台瞄准这一人群,构建起中老年“线上相亲角”。笔者体验多个中老年相亲平台发现,虽说互联网便捷隐秘的优势吸引了诸多用户,但也存在着信息不实、诱导消费等弊端。
  不是真实姓名
  也可发布信息
  “交友对象经严格身份审核”“保证资料真实,交友征婚意愿明确”……在多家婚恋交友平台相关介绍中,对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都进行了强调。笔者随机下载一款App发现,只需输入手机号即可注册。简单选择年龄、学历,上传一张照片,便拥有了一个系统分配的昵称。
  事实上,笔者先以男性身份注册,又换女性身份注册,虚构了所有信息,照片也非本人,都得到了审核通过。
  几十到数百元
  不付费玩不转
  注册虽然方便,却不等于接下来可以顺畅使用。在某款软件中,化身为“61岁、男性”的笔者收到提示,“43位异性来看过你”。点击却发现,她们的头像都是虚化状态,同时跳出弹窗提示:开通会员可解锁访客功能。
  不仅如此,想和心仪的异性加好友、打招呼、发信息,都需要付出“诚意”。比如有的平台以玫瑰作为兑换标准,1枝玫瑰约等于0.1元人民币,加好友需要20枝玫瑰。有的平台会员价格为每月98元,每年198元,支付一年费用还能另外获赠500个钻石,“花费”15个钻石,可以查看一位异性的微信。可以说,在使用线上交友平台的过程中,如果用户不做好付费准备,几乎是寸步难行。
  谁来连麦都行
  相亲没有诚意
  随着沟通渠道越来越多元,中老年人在线相亲App除了可发文字、语音消息外,还出现了视频相亲、直播相亲等方式。在一些直播间里,相亲双方的交流还可被其他用户随意围观。
  “欢迎小灰灰!”见有异性进入,红娘迅速发来一张“连麦卡”,邀请笔者进入直播间。笔者点击拒绝后,她便继续招徕其他围观者,仿佛只要有人和女嘉宾“连麦”就行,至于相亲者是谁,根本不重要。
  在男女嘉宾已经“凑齐”的直播间,红娘插科打诨之余,三五句话就会鼓动男嘉宾为女嘉宾送礼物。这是一些具有动画效果的图标,却需要真金白银才能购买。“你送一个花环让她戴在头上,看看是什么颜色”“姐姐最喜欢大红花,给她送一束吧”“你喜欢姐姐就送个飞吻,亲她一下”……在红娘一口一个“哥哥”的怂恿下,仅十几分钟内,一位65岁的男士便为54岁的女嘉宾接连送出多份礼物,折合人民币三十余元。
  组团互相配合
  营收全靠套路
  在开通了视频相亲方式的平台上,红娘无疑是最“下力气”的群体。据了解,红娘并不是平台员工,而是由用户转化而来。事实上,红娘、包括一些平台上的男性月老,与部分相亲嘉宾之间,已经形成了可运作的生意链条。
  这从平台对红娘的要求就能够看出来——新注册的用户即可进入直播间相亲“连麦”,但想当红娘或月老,则要满足累计相亲时长达到十几或几十小时的条件。换言之,红娘可以作为嘉宾去相亲,但嘉宾要经过进阶才能成为红娘。此外,即便达到时长,某些平台也要求嘉宾联系“前辈”红娘,获取邀请码,才能开通权限。
  笔者进入一个拥有140余位成员的“红娘月老群”发现,常有红娘、月老在开直播时互相招呼,邀请有空的“家人”帮忙连麦,一起挂时长,获得平台任务奖励,以及“督促”男性用户刷礼物等等。这些成员将相亲称作“上班”“开工”,也会讨论“收了嘉宾礼物,对方要微信,自己不想给,又怕对方不来送礼物”等烦恼。
  老年人提防温柔陷阱
  还需与子女共同发力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中年以上男性容易被骗,是因为他们习惯通过消费,引起对方的崇拜和尊敬。中年以上女性容易受骗,是因为她们求关心的心理比男性更重,所以也倾向于通过为男性花钱的方式,来得到更多的关心,但往往骗子也很懂得怎么关心人。
  为此,专家特别提醒,老年人通过网络择偶时既要认识到它的便利性,也要注意到它的局限性与风险性。一定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杜绝任何的钱财借支。不轻易透露、更不过度夸大自己的身家,也避免过度消费。
  与此同时,作为子女,与其担忧父母在陌生社交平台上“一掷千金”、无度消费甚至上当受骗,不如花些时间细心、耐心引导父母与长辈建立正确的网络社交观念,认清网络平台一些常见的圈钱猫腻。
  事实证明,经过前几年的耳闻目睹,老年人已经逐渐明白了“短信、电话诈骗”的路子,如今这些社交网络的套路,也需要子女去帮助他们关注和识别。(综合网络整理)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