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什么样的家庭 配得上“最美”
这4户小家庭告诉你答案




  □本报记者 王鸿凌
  在医疗战线并肩前行的李宇欧家庭、放弃事业照顾患病姑姑18年的隋东旭家庭、爱岗敬业成就良好家风的孙小梅家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张雪竹家庭,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揭晓了999户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哈尔滨市有4户家庭获此殊荣。
  李宇欧家庭
  两人携手
  抗疫一线并肩前行
  李宇欧与妻子刘旭波,同为哈尔滨市第六医院(传染病院)医生。他们始终在传染病一线从事救治工作,13年相扶相帮,在单位是好同事好搭档,在家中是恩爱好夫妻;在抗“艾”路上并肩前行,在抗“疫”路上更是比翼双飞。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重症医学科任务重、危险性高、人员少,李宇欧得知后,第一时间上交请战书,直奔重症隔离区。他说:“高考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军校,第二志愿就是医学类院校。我爷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是一名军医,立过战功;我父亲也是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保家卫国、救死扶伤,我的心中早早就埋下了红色的种子。现在我有机会参与抗疫,是我的荣幸,我要把祖辈的信念传承下去。”
  身为妻子的刘旭波不甘落后,也递交了请战书。夫妻二人在同一天进入不同的隔离区,他们用行动无条件地支持对方。二人同抗疫,却不能相见,情人节也是把共同上夜班当作纪念,把对彼此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他们不只是夫妻,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孙小梅家庭
  夫妻爱岗敬业
  良好家风成就和谐家庭
  孙小梅是尚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步行街所所长,曾于2017年被评为尚志市“最美女性”。她的爱人刘晓杰是尚志市公安局控申室主任兼乌吉密第三工作队队长、太来村第一书记,曾荣立户政战线个人三等功一次。儿子刘丰瑜现就读于尚志市第一中学。
  孙小梅是乳腺癌患者,自身免疫力很低,需要长期服药和充足的休息。她所在的步行街所工作业务量特别大,繁重的工作经常令她身体吃不消。同事们看着她肿胀的双手无不为她担忧,她却说:“我想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刘晓杰作为第一书记,经常在农家院、田间地头召开现场座谈会。太来村自来水管线老化,村民吃水困难,刘晓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太来村村民多年吃水难的问题。他还协调尚志市文体局出资10余万元,新建文化广场。
  孙小梅夫妻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刘丰瑜。刘丰瑜酷爱书法,在父母的鼓励和陪伴下,几年下来练就了一手遒劲大方的毛笔字,曾获得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少儿组书法类一等奖。
  孙小梅的父母70多岁了,夫妻俩常常带着孩子尽孝在身旁。给姥姥姥爷捶背端茶、陪伴聊天是刘丰瑜乐此不疲的事儿。孙小梅家庭还参加了尚志市妇联组织的百名爱心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活动,定期将对接儿童接到自己家中和刘丰瑜一起学习。在孙小梅夫妇的悉心培育下,刘丰瑜获得了“十佳孝心少年”等荣誉。
  隋东旭家庭
  照顾患病姑姑
  放弃事业尽孝18年
  隋东旭是香坊区通乡街道林机社区居民,和妻子王伟共同经营着一家儿童摄影馆,女儿隋卓馨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除了照顾自己的小家,隋东旭还肩负着另一份责任——照顾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姑姑隋桂芝,一晃就是18年。
  2003年,正当隋东旭的摄影事业步入佳境时,爷爷奶奶道出了他们的“心病”:担心不能自理的女儿隋桂芝今后的生活。面对老人期待的目光,隋东旭毅然承担起这份责任。老人过世后,隋东旭先是和家里人轮流照顾了姑姑几年。后来,大家决定将姑姑送到老年公寓。但是,每次去看望姑姑,她都说吃得不好,有一次姑姑还从床上掉下来把耳朵摔坏了,这让隋东旭心疼不已,最终下定决心,把姑姑接回家。
  隋东旭忍痛辞去了热爱的工作,也放弃了摄影师的梦想和自由,在家专心照顾姑姑。在了解情况后,社区主动为隋桂芝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隋东旭利用自己的专长及家住一楼的便利条件,开办了一家儿童摄影馆,这样可以照顾姑姑,又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病患的折磨,姑姑经常莫名发脾气。有一次,凌晨一点多,姑姑突然大喊大叫,怎么安抚都不行,为了不影响邻居们休息,隋东旭只好给姑姑穿上外衣,用轮椅把她推到大街上,在外面转了两个多小时。
  说起这18年的坚守,隋东旭说:“多亏我找了个好媳妇。”当初谈恋爱时,他就向王伟说明了家里的情况,他觉着这事不能藏着掖着。女友变成了媳妇,王伟对待姑姑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每天早晨为姑姑做饭、按摩、穿衣服,陪姑姑聊天;晚上,夫妻俩等姑姑入睡后才休息。
  隋东旭家庭敬老孝亲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传播,邻居们每次提起他家都纷纷点赞,说他们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而隋东旭却淡淡地说:“我别无他求,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己所能,让姑姑开心快乐每一天!”
  张雪竹家庭
  齐心创业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张雪竹和丈夫郑民是通河县富林镇三宝村太河屯的一对普通农民夫妻,在自家富裕之后,他们不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夫妇二人曾尝试过多种经营,均以失败告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种榛子利润较高,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就决定再试一次。不服输的夫妻俩白手起家携手合作,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了创业之路。种植榛子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不断的学习,夫妻俩创建了通河县康源平欧杂交大果榛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6年合作社成立后,有340余户村民参股,张雪竹夫妇利用自家230亩榛子田,带动三宝村5100亩、全镇36000余亩地种植榛子。他们对农户进行统一榛苗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并亲自到田间现场做技术指导。
  为了让每个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都能有红利,他们义务给乡亲们讲解传授榛子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每年能帮30余户贫困户脱贫。进入盛果期后,大果榛子年产值可达100万元以上,贫困户每年能分红5000元以上,成为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此外,通过就近招工等方式,合作社每年可帮助1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种植户353户,种植面积8100亩,辐射全县种植大榛子20余万亩,创出一条平欧榛子种植,套种芽豆、套养林下鸡的经营种植养殖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实现种植养殖双丰收。
  新晚报制图/田宇阳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