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脱单胶囊”按星座分类开架销售,打开后喜欢就可以加微信
脱单便利店 花29.9元“买个对象”
  “脱单便利店”为冰城单身男女提供交友新途径。
  “脱单胶囊”内装着个人详细资料。
  单身男女青年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脱单胶囊。
  脱单小纸条上可以写上基本信息。
  □本报记者 高云
  又想搞对象,又不想被父母安排相亲,那么,花29.9元去“便利店”“买”一个对象,你觉得这事靠谱不?哈尔滨最近开了家“脱单便利店”,专门“卖”单身的小哥哥、小姐姐的资料,开架售货,品种齐全,就跟便利店是一样一样的。开张不到一个月,有300多名哈尔滨单身男女来“买对象”。
  “对象”每个售价29.9元
  这家开在哈西万达的“脱单便利店”店面不大,玻璃货架上是一瓶瓶的“脱单胶囊”,每个胶囊瓶里都有一位单身男女的资料,瓶身标签上写着年龄、工作/生活地区和理想型,按十二星座分类。
  来“买对象”的人花29.9元的投放服务费,可以挑一个异性的瓶子打开,查看里边的“脱单小纸条”,如果中意就加上微信号聊聊,再把装有自己信息的胶囊瓶放到架子上,等待有缘的人来选中自己。
  “脱单便利店”的老板薛先生说,每个“脱单胶囊”的投放期是一到两个月,看过的胶囊不能带走,还要放回原处,如果打开后不喜欢,可以加3元钱升级服务,“再来1瓶”。目前“升级”的最高纪录保持者是一位90后小哥哥,眼光特别高,连开10瓶才找到心仪女孩。
  老板是两位90后
  便利店的老板是两位90后的小哥哥,他俩周围有不少大龄单身、天天被父母催婚的朋友。老板薛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反感传统相亲,觉得尴尬,“往往条件越好的,越拉不下脸去相亲。可工作忙,认识异性的机会少,确实很难碰到喜欢的人。”前段时间他们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南方出现了街头“一元交友”,单身男女花1元钱就可以交换微信号,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供不应求”,但这种街头“野摊儿”都是临时的,不正规。
  2021年9月初,他们听说成都、上海等地出现了一种“脱单便利店”,立刻觉得这个项目靠谱。从飞去南方考察,到回来设计、改良、装修、开业,凭着超强的行动力,他们开店一共只用了1个半月。店里的LOGO是“遇见幸福”,用最大字号张贴“脱单守则”:“能接吻绝不牵手;脸皮厚就有戏;主动就会有故事;永远相信爱情……”用一切手段向单身“宣战”。
  “最牛胶囊”是名校硕士
  10月中旬,哈尔滨“脱单便利店”营业了,刚开张不久就赶上了疫情和暴雪,但不到一个月还是有300多瓶“脱单胶囊”上架,90后和00后是主流客户群。从瓶身上“我的理想型”就能看出哈尔滨年轻人的鲜明个性,有的要求“知性乐观”;有的眼光独特“喜欢黑丝”;还有的一看就是颜控,想要“易烊千玺”那样的,最搞笑的是一个男士瓶,写着“女菩萨选我吧!”可见脱单愿望有多强烈。
  店员说,能接受这种交友方式的多数是文化素质比较高,“5G上网冲浪”的年轻人,瓶子里有好几位在读研究生,“最厉害的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研二的”,还有医护工作者、律师和国企员工。
  普通客户的“脱单小纸条”里有姓名、生日、身高、生活/工作区域、微信号、自我介绍等信息,一些以结婚为目标的客户会选择99元的VIP服务,升级成金瓶和银瓶,不但可以留照片,工作人员还会把符合要求的异性信息推送给你,听说金瓶和银瓶里已经有了几位条件不错的成功人士。
  一旦脱单成功,客户可以下架自己的“单身胶囊”,目前有几位小姐姐主动下架了自己的胶囊。有一位95后小姐姐的脱单经历很有意思,她的“单身胶囊”被小哥哥A提取了,A打开认为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从“自我介绍”发现是自己朋友B的理想型,就把小姐姐的微信号给了B,而B和小姐姐一拍即合,聊了一个礼拜就见面了。决定正式交往后,小姐姐马上取走了“单身胶囊”,以示交往的诚意,“也让对方安心。”
  “敢来就没有带不走的对象”
  “脱单便利店”的口号是:“敢来就没有带不走的对象!”但这个“敢”字拦住了不少人,记者采访时,亲眼见证了“社恐人群”是如何“凭实力单身”的。一位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小姐姐在店里填写“脱单小纸条”,3位年轻男士走进店里,交谈中听得出其中一位是单身,工作人员介绍玩法时,那位漂亮的小姐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几个人嘀咕了半天,越说声音越大,最后连旁边的记者都听明白是在鼓励那位单身男士去打个招呼,可当事人就是低着头、不动、不说话。小姐姐前脚写完走出店门,人家后脚马上掏钱,“我要看刚才那个女孩的瓶子。”记者都无语了,这是图啥啊!问他为什么不主动?回答:“她那么漂亮,看不上我咋整?”
  “他那么好,看不上我吧?”这种话是便利店工作人员听得最多的,“好多人觉得帅哥美女难追,其实,谁主动谁就赢了。”便利店开业那天搞活动,来了好多年轻人投放胶囊,其中有个帅哥大高个,长得像明星似的,旁边的女生都在偷看他。只有一个妹子鼓足勇气,拜托工作人员去要微信,结果人家很痛快就给了。“来的都是想找对象的,谁不希望多个机会呢?”工作人员说。
  “社恐老大难”有救了
  那位“打死不吱声”的小哥哥在旁人的大力鼓励下,也上架了自己的“单身胶囊”。他的朋友有点无奈,“这哥们人特别好,工作也稳定,就是太内向。”薛老板在旁边都替他着急,像这样的“社恐”年轻人他见得太多了,“对着手机滔滔不绝,看见异性又慢热,又害羞。”开店之前他就认为,“社恐一族”会是“脱单便利店”重要的客户群体。
  现在,“社恐”一词被都市年轻人常挂在嘴边。E奇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赵良告诉记者,在心理咨询中遇到有社交障碍的哈尔滨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即便有时间也不愿意出门聚会,宁愿一个人在家打游戏和沉迷网络,近年因为疫情,很多人习惯了在家办公,就变得更“宅”。年轻人出现社交障碍的原因很复杂,有些人是因为家长、社会或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压力,内心不自信,还有些是因为工作和生活习惯使然,比如一些整天面对电脑的程序员,时间长了觉得跟人打交道“累”。
  通常有“社恐”的年轻人感觉“宅”着最有安全感,甚至有电脑、可乐、泡面就能过日子,到了适婚年龄也想脱单,但他们都极度反感父母安排的相亲,很容易成为“老大难”。赵良认为,“脱单便利店”这种形式与网络社交软件异曲同工,大家可以先隔空交流,对于“社恐人群”来说没有面对面的压力,大家都是同城的年轻人,也许有更多机会从网络迈向现实。
  为了怕“社恐人群”尴尬,“脱单便利店”特意开设了“空投”服务,不用到店,添加微信号由店员填写资料,代为投放“单身胶囊”,帮忙挑选提取心仪的异性瓶。老板说,选择“空投”的多数是男士,有几位长相、工作都不错,理论上在婚恋市场是稀缺资源,可连到店自己挑个瓶子都觉得不好意思,难怪一直单着。“跟男士比起来,反倒是姑娘们大方得多,在店里看见不错的男孩敢主动去要微信号。”
  “脱单便利店”虽然是一种比较轻松结交异性的方式,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在每一张“脱单小纸条”的背面都印刷着相关法律说明,进行风险提示。老板薛先生表示,“单身便利店”是为都市年轻人提供一个结交朋友的平台,让大家有更多机会结识异性,但“脱单请珍惜,交友须谨慎”。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