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楼房上的电视天线。 那个年代,可以串门到邻居家看电视。 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黑白电视机。 □王 铁
60年前在哈尔滨只有千余人能看到电视。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由此电视步入快速发展期。求人买电视机、排队买电视机、架室外天线、伴随“雪花点”成长,成了电视对那时人们的永恒烙印。
壹
60年前哈尔滨只有千余人
能看到电视
1958年哈尔滨人几乎都不认识电视机,也没见过。可就是在这一年,哈尔滨人有了大胆的行动和探索。
这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以“北京电视台”的呼号出现在首都北京;紧接着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在沪开播;12月20日晚6时30分,以“哈尔滨电视台”为呼号的黑龙江电视台进行首次对外试验播出。当晚在哈尔滨市内的机关、工厂、学校、街道等处设立了10个电视接收点。由此,人们在哈尔滨第一次看到了电视节目。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塔,要发射电视信号就要在哈尔滨市区内选择最高的建筑物。1960年2月电视台在北方大厦9楼播出,当时这里是哈尔滨的最高点,有利于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20世纪60年代初,电视技术很落后。即便如此,1962年人们研制成了用微波传输电视信号的电视车,并用当代人几乎无法“忍受”的图像效果,将哈尔滨话剧院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在青年宫演出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实况,成功地向观众进行了转播,尽管当时哈尔滨只有千余人能看到电视。
20世纪60年代前,在哈尔滨能看上电视的人,除了在电视台、机关以及像样的街道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于普通老百姓,那是比登天还难,因为当时全国年产量不足千台,在市场上几乎买不到电视机。
当年,我家住在道里区田地街和地段街拐角处的大院,附近的兆麟街道办事处新建了一个文化站,文化站的窗户玻璃擦得亮亮的。1964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经过文化站,发现文化站门口突然围了不少人,门口还架上了梯子,几个工人正往房顶上扯线,还有一根粗粗的钢筋,一头短,一头长,当中是U字形,听人家说这是电视机的天线。原来文化站配备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就要放电视了,这事儿像喜讯一样在街巷间传开了。什么是电视?电视机里怎么能出人?这是当时人们最大的疑惑。
如今,我依旧记得,当年电视机里放映的是电影《红孩子》,还有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的《新闻简报》,还播放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容国团勇夺男子单打冠军的纪录片。
贰
20世纪80年代老宅烟筒旁
几乎都架设着一副天线
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的老街老房,家家户户都有室外天线,几乎每栋老宅的烟筒旁都架设着一副、甚至两副电视天线,有前短后长、中间交叉式的,有的是“鱼骨式”的,甚至还有用易拉罐做成的简易天线。风中飘荡着摇曳的电视天线发出轻微的响声,这正是20世纪80年代电视最火时,人们对文化、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当然了,那个年代每家的目标是尽快买台电视机,哪怕是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也行。那年头,在哈尔滨只能看到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共两套节目,不论是黑白电视还是彩色电视,都只有12个频道,其他频道显然都是多余的。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足球比赛了,还进行亚洲杯的实况转播。由于时差因素,这些比赛大都在后半夜播出。
我家邻居有台电视机,我们关系处得不错,半夜播出球赛时,只要人家招呼我,我便小心翼翼地摸进人家,电视机的声音又不敢开大,看得高兴也不敢吱声,急了也不敢骂,不过这已经很开心了。我有位亲戚在省邮电管理局上班,我总盼着他值夜班,因为他值夜班时,我就能去看几小时电视节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果你能买到电视机,那是相当有本事的了。在哈一百、秋林公司要排队凭票购买,队伍要排出五六百米长,从哈一百四楼的电视机柜台前一直排到大门口,每人后背都要写上号码;如果家里有海外关系,那就可以直接捎过来一台。
我家的黑白电视机是父亲托人,在道里东十道街一处门市商店购买的。运到家之后,当时因为是冬天,电视机没“缓”过来前,不敢开箱。开箱后先看说明书,由于是室内天线,就开始把家具东挪西挪以便让画面看得更清楚。1986年我多少有了点儿积蓄,想买一台彩电了,当然还要借200块钱。可是上哪儿买呢?后来在一位老朋友的帮助下,我买到了一台20英寸的金星牌电视机。那时单靠自行车是运不走这个大家伙的,后来借用朋友的北京吉普车,才把电视机运回家。
叁
电视屏幕上的“雪花点”
是那个年代人们特有的记忆
哈尔滨人自己的电视台是1981年8月23日在南岗区满洲里街一栋欧式平房里开播的。当时,还不太明白为什么家住道里、道外的不少观众看到的画面不清晰。从技术角度讲,当时发射机功率只有1000千瓦,因功率太小,只能有效覆盖哈尔滨城区十分之一左右的面积。当时发射塔建在院里的一个临时地点上,高度也不够,设备过于简陋,所以很多人家无论怎么调试,由于接收信号弱,电视画面都有“雪花点”。于是,屏幕上的“雪花点”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特有的记忆。
我家的这台彩电伴着家里人看了《话说长江》《排球女将》《坎坷》《渴望》等等,让家人享受到无尽的文化生活。
现在,电视信号的接收方式已经“由天入地”。哈尔滨市区的家庭主要通过电缆的光缆信号,接收高清的电视节目,也就是大家说的有线电视信号,这种信号可以传输上百套电视节目,这在6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今的电视机不仅有液晶的、高清的,而且还有超高清的,不但家里客厅有、卧室有,甚至餐厅也要放一台。电视机屏幕早已不是14英寸,而是32英寸、46英寸、55英寸、65英寸的了,甚至许多家庭都配备了家庭影院。节目的套数早已不是当初的几套,而是上百套电视节目。现在,对于老电视机,人们几乎已经淡忘了,很多人也早把它当废品卖了。真希望哈尔滨能建座电视博物馆,把人们对电视文化的记忆记录下来,留给当代,留给后人。
(本版图片由王铁提供)
作者简介
王 铁 资深媒体人,热衷于城市建筑及文化历史研究,用文字、图片记录城市发展,在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文章。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