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博士道台施肇基在哈尔滨
  1907年滨江关道内的照壁。
  施肇基
  施肇基和儿子
  □刘延年
  施肇基是哈尔滨历史上第一位博士官员,百余年前,在哈尔滨担任道台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为维护国家主权,他多次代表中国政府与中东铁路局进行交涉,抗议俄国人在中东铁路附属地沿线非法课税;作为一方官员,他为当地百姓护好一方平安;他极为老练地处理伊藤博文案,更是助力伍连德成功地消灭鼠疫。
  —— 壹 ——
  哈尔滨历史上
  第一位博士官员
  1908年2月,滨江关道走马换将。一位身材高挑,面部清秀,皮肤较白,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儒雅而不失威严的洋派人物来到哈尔滨出任道台,那时滨江关道员被老百姓俗称为道台。
  这位道台姓施名肇基,1877年出生在浙江余杭,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书院,1893年赴美国,后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1902年回国,曾任邮传部右参议兼京汉铁路总办。
  他是哈尔滨历史上第一位毕业于世界名校的官员,也是哈尔滨历史上第一位博士官员,还应是哈尔滨历史上首任道台,因前两任杜学赢、萨荫图均为“试署”,顾名思义就是试用道台,而施肇基是“实授”。
  为什么在这个时段,要派一个在重要职位上掌舵的“海归”博士来做道台呢?这和哈尔滨当时面临的形势有关。
  1908年初,在俄国政府的授意下,中东铁路局准备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中东铁路呈T字形,将作为枢纽总站的哈尔滨一分为三,其中道里、南岗被划为中东铁路附属地)成立市公议会意图“自治”。沙俄驻华公使声称“俄国人是铁路附属地的主人”。日本政府也公然支持“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行使行政权”。中国政府派有留学经历、外交经验的施肇基来哈尔滨,最主要的就是要防止“自治”的发生,说白了主要是来处理外交事务。
  —— 贰 ——
  缠斗中东铁路局长霍尔瓦特
  粉碎沙俄阴谋
  施肇基虽然是书生典政,却颇有气魄,以打虎的雄心,缠斗时任中东铁路局局长的霍尔瓦特。
  上任伊始,为维护国家主权,他多次代表政府与中东铁路局进行交涉,抗议俄国人在中东铁路附属地沿线非法课税,同时代表国家与霍尔瓦特进行谈判。他引用国际法,明确提出了撤销俄国在哈尔滨设立的水利会,收回哈尔滨松花江航运管理权的主张;迫使沙俄最终同意撤销在哈尔滨的水利会,收回了被俄国人控制的松花江航运权。随后,他又奏请获准宣布松花江对各国开放,并在哈尔滨、三姓(现依兰)、拉哈苏苏(现同江)设立海关,开征关税。
  施肇基在任期间,处理最为棘手的一件事就是“乌泰借款案”。
  乌泰是内蒙古科右前旗人,曾任哲里木盟的副盟长,为巩固自身的地位和爵位,乌泰屡次向朝廷进行大额的“捐输”并因此欠下巨额债务。走投无路的乌泰为偿还债务,秘密以该旗的土地、矿产和畜牧做抵押,向华俄道胜银行和中东铁路公司先后借款29万卢布,如果债务到期不能按时还款,那么该旗土地、矿产将落入俄国人之手。1908年8月,施肇基代表中国政府与中东铁路局长霍尔瓦特进行谈判,最终达成由中国政府代替乌泰偿还所欠债务,粉碎了沙俄企图霸占土地、矿产的阴谋。  
  —— 叁 ——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当地治安大为好转  
  老虎要打,苍蝇也不放过。施肇基到达哈尔滨第一天,随接站的差役来到位于道里的吉林交涉局办公室,还没容他把板凳坐热,室外就传来了枪声。他忙差人前去探求究竟,不一会儿差役回来报告,说是俄国人在附近公园内持枪抢劫。施肇基十分震怒,青天白日之下,竟敢公开在官府附近持枪抢劫?差役告诉他,在哈尔滨特别是傅家甸这一带匪患严重,绑票的、“砸窖”的、打家劫舍的、拦路抢劫的十分猖獗。
  施肇基深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尽管滨江关道辖区方圆不足十里,但傅家甸是中国人的聚集区,这里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是土匪眼中的一块肥肉。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铁腕儿惩治匪患。他根据东三省的法律,公开重申,“凡是持枪抢劫者,被官府捉获,无需审理即可就地正法”。此令一出,先后有一百多名土匪被抓时,被当场斩首,土匪们做梦也没想到,看上去文质彬彬、书生气十足的道台会下手这么狠。
  当时,在哈尔滨附近驻扎着由张勋统领的两个营士兵,这些人平日里飞扬跋扈,欺压乡里,不时地向老百姓索要钱财,不给就私设公堂,皮鞭抽、上大挂、灌辣椒水。老百姓状告到官府,但都因畏惧张勋的权势不敢受理。
  一日,有人向施肇基禀报,又有四名张勋手下的士兵,因抢劫百姓钱财被当场抓获,问如何处置。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儿,不依法处理对不起百姓,还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处理了就要得罪大权在握的张勋。施肇基仔细斟酌后,决定致函张勋,称抓住四名持枪抢劫的土匪,但四人坚称是其手下的士兵,请确认是否属实,张勋无奈只好回复:假冒。施肇基就是这样用其智慧为当地百姓铲除了一个个毒瘤,极大地震慑了当地的土匪,使治安有了很大的好转。  
  —— 肆 ——
  老练处理伊藤博文案
  助力伍连德成功消灭鼠疫  
  外抗强敌,内除匪患,这是武。文的一面也不含糊。从处理伊藤博文被刺一事上,既可以看出施肇基的行政能力,也可以看出他把控舆情的现代意识。
  1909年10月26日,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乘火车到达哈尔滨,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施肇基也前往车站。就在伊藤博文下车检阅俄国仪仗队之时,朝鲜志士安重根突然向其连开数枪,致伊藤博文当场死亡。事件发生后,他临危不乱,果断应对,他一面派人到傅家甸电报局,明令当日的电报只许接收不许发。另一方面电告外务部“在此案调查清楚全案报部之前,请勿发表任何文件,若有人问及此事,政府千万不可以有“保护不周”之道歉语句,贻人以口实”。随后在掌握事情真相之后,将全案电告外务部,并亲自撰写一篇英文通讯稿交由《北京日报》在英文版上发表,当这篇稿件见报后,他才下令解除傅家甸电报局的禁令,才使积压的各国电讯稿纷纷发出。在这起突发事件中,施肇基以其丰富的外交经验和政治敏锐性,及时控制舆情,客观地报道事件真相,既防止外交上的纠纷,又维护了国家尊严。
  文武双全不说,更难得的是还能知人善任。1910年8月11日施肇基离开任职两年半的滨江关道员改任吉林交涉史,不久奉调进京晋升为外务部右丞。
  当年岁末哈尔滨爆发震惊世界的大鼠疫,每日死亡约百人。危急关头,施肇基力荐由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博士伍连德先生,出任东三省防疫的全权总医官。他们为拯救民众和国家于水火,密切配合有责同当,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力挽狂澜成功消灭了鼠疫,创造了世界防疫史上的奇迹。如果没有施肇基的慧眼识珠,大力举荐,就没有伍连德的成就。正因如此,伍连德晚年在回忆东北防疫时,把最大的功劳归功于施肇基,而施肇基在回忆录里,热情赞扬伍连德的防疫功绩,也一样没有提及自己。
  时已过百年,哈尔滨人应当记住这位博士道台施肇基。
  作者简介
  刘延年 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多篇相关文章在媒体刊发。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0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